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推动社会工作“大循环”与基层治理“微循环”深度融合——专访本溪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孙敬友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42

  自成立以来,本溪市委社会工作部如何创新推动社会工作“大循环”与基层治理“微循环”深度融合?取得了哪些成效?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本溪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孙敬友。

  问:成立伊始,本溪市委社会工作部如何推动社会工作高标准开局?

  答:我们坚持“立、学、用”贯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工作高标准开局。坚持选优配强,机关工作人员年龄35岁以下、学历本科以上、工作经历5年以上的占比过半,实现了“队伍年轻化、年龄梯次化、能力专业化”的建设目标。坚持制度立部,研究制定23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制度体系“四梁八柱”,有力推动机关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坚持政治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累计召开部务会3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1次,开展“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系列主题党日活动5次,开设“干部大讲堂”6次,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坚持宣传引导,累计在《辽宁法治报》等媒体刊登各类报道73篇。创建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动态90余篇,阅读量超过6万人次。

  问: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本溪市委社会工作部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答:我们坚持“精、深、实”结合,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和协调联动,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会同市委组织部,研究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具体工作安排》,深入15个乡镇(街道)63个村(社区)调研指导,清理“乱挂牌”439块,整改各类问题258个,组织街道、村(社区)书记150余人开展基层治理专题培训,将15个先进社区经验材料汇编成册推广学习,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24名社区工作者,超额完成配备要求。与本溪开放大学合作为社区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提供考前培训,有力推动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问:本溪市委社会工作部如何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引领创新突破?

  答:我们坚持“建、管、服”并重,着力推进我市新兴领域党建引领创新突破。推动成立保险行业党委,统筹指导全市36家保险公司开展党建工作,并发布“红枫向党、保险为民”党建品牌。研究制定《本溪市行业协会商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试行)》,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规范化运转。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逐步提升,向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402家非公企业、社会组织选派243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新建新兴领域党组织22个,发展党员159名,建立11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将45名新就业群体党员有效组织起来纳入日常管理,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144次、覆盖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843个,培训党员7186人次。累计开展暖“新”关爱服务活动36场,覆盖新就业群体2300余人,发放物资价值5万余元,新就业群体幸福感、归属感进一步提升。

  问:在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方面,本溪市委社会工作部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我们坚持“点、线、面”联动,加快培育具有本溪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推进志愿者联合会换届工作,选址建设本溪志愿者之家,加快实现志愿服务规范化运转。组织召开全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4次。快速响应动员各类社会组织为葫芦岛受灾群众募集总价值近48万元的紧缺物资。全年累计开展创城服务、扶老助困、关爱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8700余场次,服务群众13.2万人次。排查梳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874人,并建立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