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抓实基层治理基础 注重风险前端化解 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专访鞍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冯巍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5-03-27 08:52

  2024年,鞍山市委社会工作部认真落实省委社会工作部的各项部署要求,对标先进经验,精心谋划工作思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入推动全市社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鞍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冯巍。

  问:鞍山市委在推动社会工作时,从哪些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谋划? 

  答:鞍山市委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一环,全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社会工作发展方向,强调要强化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摸清底数基本面;要加强社会矛盾风险的前端防范化解,健全基层治理网格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工作者考核评价机制,以强有力措施抓实社会治理。市委社会工作部认真贯彻鞍山市委要求,积极谋划工作思路,研究方法路径,明确工作重点,整合各方资源,以实际行动不折不扣地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

  问: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工作至关重要,鞍山在此方面有哪些做法和取得了何种成效?

  答:我们抓实“两新”工委建设。配齐配强“两新”工委班子,强化“两新”工委体制建设,成员单位增加至39个,制定《市委“两新”工委工作要点》。扎实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巩固深化“两个覆盖”,新兴领域新发展党员454名,新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105个。成立鞍山市新媒体协会党支部,引导100余家新媒体企业和200余名网络主播、自媒体从业人员向党组织靠拢。深化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评定“三星”党组织236个,打造各级示范点79个,推荐省“两化”示范点6个,举办市县两级培训41期,培训2430人。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效能。召开市委“两新”工委第七次全体会议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印发《鞍山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加强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建设“鞍”心驿站37个,开展暖新关爱活动100余次,引领广大新就业群体听党话、跟党走。

  问:鞍山在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答:抓实基层治理基础。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印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统筹优化网格管理体系和网格员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全方位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举办专业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多轮纪律作风检查,及时清退社区借调人员,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和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淬炼。落实为基层减负举措。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工作部署,制定6类20条120余项工作措施,建立9个“瘦身清单”,规范90项村(社区)准入工作事项,持续开展整治村(社区)“滥挂牌”问题专项行动,清理各类牌匾2313块, 督促有关部门对要求基层开具的10项不合理证明全面整改。注重基层治理典型引路。以开展“千村联千企、党建促振兴”活动为契机,引领村企互助联动共建共享,实现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1+1>2”的效果。注重挖掘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基层公益志愿服务大集、“红色物业”等特色基层治理案例,带动更多地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提升我市基层治理水平。  

  问:鞍山是如何主动回应关切,全力筑牢凝聚服务群众基石的?

  答:注重矛盾风险前端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建立“三查、三定、五处置”社会工作领域矛盾纠纷排查长效工作机制,组织网格员开展各类矛盾排查和前端化解,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探索拓展人民建议征集渠道,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落实志愿服务保险制度,组建“钢都义警”等有影响力的志愿队伍,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服务群众12万人次,在全社会叫响“一座钢城、两代雷锋”志愿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