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就某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召开公开听证会,围绕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的整改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展开深入研讨。听证会邀请20余人参会,共同为市场整改“把脉问诊”。
此前,经开区检察院针对某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入审核机制不严、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等制度性短板问题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加强对该市场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要求,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并提交检察院审查,为全面评估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经开区检察院决定召开公开听证会多方论证,推动整改举措从“纸面落实”向“治理实效”转化。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通过视频、图文资料全面展示案件调查过程及问题症结,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逐项解读整改方案,明确将通过“完善电子档案系统”“统一销售凭证模板”“开展常态化抽检”“实验室提档升级”等8项措施,力争2个月内完成整改。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食品检测专家分别从各自职能角度对整改方案提出了专业性意见和建议。3名听证员结合各方意见,从可行性、长效性等维度对整改方案进行综合评议,认为方案目标清晰、措施详实。经过充分讨论,各方一致认可整改方案的主体框架,并就完善细节达成共识。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吸纳听证意见,细化责任分工与时间表;批发市场负责人承诺立即启动整改。经开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那灵坤表示,检察机关将持续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取得务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