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老一小”既是一个家庭需要守护的两端,也是一座城市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两端。今天,我们继续以守护“朝夕美好”为主题,请社区书记分享关心呵护“一老一小”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采撷地:沈阳市
服务“老和小” 办成多个“第一家”
讲述人:石帅
职务: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太阳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我深知“暖龄两端”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最柔软的牵挂,也是社区治理中最需要倾注心血的群体。近年来,我们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一老一小”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用心用情托起“暖龄两端”的幸福生活。
2024年年初,不少居民纷纷到社区咨询了解看病拿药会有哪些政策。在这个时候,我们社区网格员主动走到居民中去,主动收集居民诉求。
“想要有个社区卫生院,方便我们开药。”“现在都在发展中医,为什么我们这儿没有中医院?”……带着居民一个个心愿,我去链接辖区资源,挨个去跟医院对接,最终锁定了沈北新区中医院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我与两家医院一同探讨两院一址(在同一社区办公用房内)、专家医生异地执业的可行性方案。除此之外,社区决定将500平方米的独栋社区办公用房用作医院建设。3月份,敲定打造沈北新区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道义延伸点项目,让居民在家门口“近”享优质医疗资源、医疗服务,突破固有思维,实现集中西医结合、一二级共诊、家庭医生签约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为广大社区居民健康福祉提供重要保障。
2024年5月11日,沈阳市首家全科医院延伸点在我辖区正式开诊,沈北新区中医院将总院优质医疗资源直接引进社区延伸点,中医科主任、西医全科门诊主任全天坐诊,院内著名中医专家每日轮流出诊,定期开展60岁以上人群免费体检、免费开展妇女两癌筛查、40岁以上免费开展脑卒中筛查等多项惠民利民活动。截至目前,日平均就诊量达210人左右,总计接诊患者28000余人次,开展各类免费体检8200余人次,提供免费中医理疗、针灸、按摩等13500余人次,解决了辖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因为辖区人口体量大,儿童总数比较多,父母上班没人带孩子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与辖区私立幼儿园达成共识,为其链接资源,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学习0—3岁婴幼儿照护理论,并协同进行托育中心资质认证,帮助私立幼儿园成立托育中心,成为我区第一家可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上查询到的具有托育资质的专业机构,实现了辖区0—3岁婴幼儿的就近入托。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加上课业负担加重,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导致亲子关系紧张。为了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我让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理论。依托落户在我社区的沈北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成立了“石妈妈工作室”,我带领大家专门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更和谐的沟通方式,缓解家庭矛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采撷地:鞍山市
“云馨学堂”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圈”
讲述人:杨宇霞
职务:鞍山市高新区红岭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云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我始终坚持把“让社区更美好、让百姓更幸福”作为坚守和奋斗的初心使命,我深知“一老一小”关乎千万家庭,不仅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
2022年7月,辖区的俊公馆小区竣工,按照要求,给社区提供了一个社区活动用房,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我提出打造“云馨学堂”品牌的设想,让“一老一小”在家门口享受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在与俊公馆小区物业经理沟通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我们将活动室按照乒乓球、舞蹈、太极、合唱、书法功能进行了分隔,并配备了专业的地胶、把杆、地砖。
为将“云馨学堂”开办得有声有色,我先后与鞍山市文联、鞍山市文化馆、鞍山市应急办宣传部及鞍山市武术协会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成功引进了高质量的书法课、艺术欣赏课、太极课、舞蹈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此外,社区还整合场地空间、志愿力量、社会资源,定期开展便民服务、健康讲座、义诊义剪、兴趣培训等活动,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的提升。
我还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与鞍山市应急管理中心携手合作,每年寒暑假组织地震科普研学实践教育活动、“防震减灾 绿色同行”宣传讲座、青少年防汛避险公益活动等一系列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提升孩子们的防范技能,促进家庭安全知识共享。我还组织辖区青少年在各传统节日开展“品味传统节日、体验多彩生活”主题活动,让他们深切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引导青少年了解、认同、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接下来,我们社区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聚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力量,积极推动社区建设,让居民乐享高品质的幸福生活。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云馨学堂”品牌将更加闪亮,社区的“一老一小”将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采撷地:本溪市
“幸福来敲门”活动提升群众幸福感
讲述人:赵淑淳
职务:本溪市明山区新明街道程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每天敲门问候,有事随叫随到——这是我们社区开展的“幸福来敲门”志愿活动。
我们社区60—80岁之间的老人有2316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339人。针对社区孤寡、独居、病弱、残障老人,由对门邻居、楼长、单元长、专职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组成帮扶小组,提供精细化服务。每天,都会有人上门询问老人有什么需要,嘘寒问暖,无微不至。除了买菜、送饭、打扫卫生之外,帮扶小组还担负起代交水电费、代买常用药等工作。
银龄志愿者葛大爷今年70岁了,这些年,他一直悉心照顾着90岁的宋老,帮他解决生活难题。每隔两周,他会来到宋老家中帮他洗澡、剪脚指甲,不怕脏也不怕累。
像这样的“老老相帮”在我们社区并不罕见。社区银龄志愿者团队现有130名成员,60—70岁老人是主体,他们活力四射、乐于助人,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64岁的李秀丽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银龄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当得知小华(化名)因父母离异而患上厌食症,脾气暴躁,总跟爷爷奶奶吵架后,她每周上门为小华做心理辅导,用心用爱抚平孩子心中的伤痕。现在,小华变得阳光开朗,顺利升上了初中。
这是社区“一老帮一小”的典型事例。
在关爱未成年人方面,这些年,我们社区也倾注了很多心力。深入践行“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理念,社区免费开设了幸福课堂——“放学来吧”,由退休党员、教师、民警等为社区特困家庭、双职工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课业托管、兴趣培养等公益服务。
寒暑假里,我们会邀请抗美援朝老兵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让他们了解历史,因为有了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平常,我们会邀请银龄志愿者中的老教师为孩子们辅导课后作业,教授绘画、书法、棋类等特长课,引导孩子们培养自己的兴趣,拥有自己的梦想。
心理咨询师会为孩子们开设沙盘课程,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孩子们也会感恩老人们的付出,前几天,社区的小学生为老人们送上了剪纸作品,场面温馨美好。
“一老一小”之间的暖心互动在我们社区时常上演,也成为社区和谐的完美注释。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抓好老少带中间,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在顺民意、解民忧上下功夫,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打造幸福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