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精准引导侦查 固定关键证据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丹东记者 王大海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5-03-20 11:10

  核心提示

  办案人在审查起诉时,深挖细查案件证据,及时发现案件关键证据存在可能灭失的风险,积极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及时固定证据,对后续案件的取证提出了方向和要求,最大限度节省司法资源,也保证案件诉讼程序快速顺利进行。

杨柠

  办案人:杨柠

  职务:东港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日前,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两起相互关联的伪造、买卖身份证件案件。其中,被告人李某是东港某食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为了增加车间工人数量,李某在一个微信群内发布了招聘信息,随后化名“小林”的外籍人员在微信上和李某取得联系,并带着另一名化名“小龙”的外籍人员一起应聘。李某见面后发现二人是外籍人员,没有身份证,为了能够顺利给二人办理入职手续和保险,李某在微信上联系了被告人陈某,购买伪造的身份证件,陈某将相关信息转发给被告人谭某,谭某再转发给被告人唐某,唐某通过电脑合成、塑胶压膜的方式制作了两张假身份证,然后邮寄给买家李某,李某用收到的假身份证件给两名外籍人员办理了入职手续。通过同样的方法,李某先后购买了多张伪造的身份证件后用于给外籍人员办理入职手续。

  本案四名被告人分两批移送审查逮捕,侦查机关首先移送的是李某,在办理李某案件中我发现,非法居留的“小林”等外籍人员即将被遣返,如果不及时取证,日后可能存在无法取证的风险。于是我便要求侦查机关立即向本案多名外籍人员取证,及时固定证据。

  在办理李某批捕案过程中,唐某三人尚未被抓获。由于唐某三人是外地被告人,犯罪的相关证据也在外地,我根据李某案件提供的线索对唐某三人的案件取证提出意见,引导侦查机关取证,要求侦查机关在去外地取证和抓捕唐某等人的同时,对本案关键证据予以固定,将工作做在前面,节省司法资源。

  不久唐某等三人到案,我综合全案证据,梳理三人之间的分工和流程。在审查起诉阶段,唐某翻供。由于前期办案人引导公安机关将本案关键证据已经固定,此时办案人对唐某释法说理,唐某最终在铁证面前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最后四名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

  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为了更好地指控犯罪,应形成合力,确保证据收集全面、客观、准确,为审判提供更加充分、扎实的证据基础。在刑事司法理念不断发展进步、多项改革叠加推进的背景下,检警共同探索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检察引导侦查新模式,提高引导侦查质量,共同推动刑事司法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