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科技赋能法治 护航青春成长——一场沉浸式普法教育的创新实践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肖静尧 本报驻朝阳记者 黄硕 | 发布时间: 2025-03-19 08:28

  日前,朝阳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首次试运行活动圆满落幕。

  这座由朝阳市人民检察院牵头、市政府出资筹建的法治教育殿堂,以“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为主题,融合智能科技与情景实践,为49万朝阳青少年打造了一座可感可触的法治教育“网红打卡地”。

  200余名学生、家长及教师在震撼的视听体验与沉浸式互动中,感受法律的神圣与温度。

1

首批青少年体验者走进基地开启“法治探秘之旅”

  一、启新篇:法治殿堂的诞生

  在朝阳市委科学决策、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府鼎力支持下,朝阳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应运而生。这座集教育性、科技性、体验性于一体的基地,以四大篇章、六大核心功能区为架构,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地标。

  序厅:法治画卷徐徐展开

  踏入基地序厅,弧形曲面巨幕正播放着由真实案例改编的未成年人警示教育片。光影交错间,法律条文化作驱散迷茫的明灯,让敬畏法律的意识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根。初二学生小李(化名)在观影后感慨:“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就像身边的守护者。”

  法律长廊:穿越千年的法治文明

  从先秦法治思想到近代法治进程,长廊内200余个法治事件与历史人物画像,让法治文明的演变脉络跃然眼前。八年级学生小王(化名)驻足良久:“看到商鞅变法、唐律疏议这些历史,我突然明白法律是随着时代进步的,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守法公民。”

  安全体验区:游戏化学习避险技能

  基地内“四大安全体验区”最受孩子们欢迎。在模拟交通场景中,学生通过VR驾驶体验酒驾后果;在防溺水区,互动问答系统实时反馈操作正确性。家长张女士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说教更有效,孩子回家还主动教我们识别危险信号。”

  毒品防范区:视觉冲击敲响警钟

  借助AI人脸模拟技术,展现吸毒前后容貌对比的震撼画面,配合仿真毒品模型与危害解析,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化为具象认知。一名初中生在体验后写下感悟:“原来吸毒5年就会面目全非,我一定会牢记!”

2899b470bc298e9a7918803a1428b53

检察官为孩子们讲解人体吸毒后的变化

  二、探前路:试运行中的创新实践

  “明法·探史·慧科技”法治文旅研学活动当天,200余名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法治力量,家长与教师共同见证这场科技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沉浸式普法:从“被动听”到“主动学”

  在模拟法庭,学生分组扮演检察官、法官、律师,完整演绎真实案件审判流程。小法官李某某在庭审结束后说:“原来法律程序这么严谨,每个细节都关乎公平正义。”未检检察官现场点评:“这种角色扮演比课本更直观,孩子们能深刻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

  跨界研学:法治+科技+历史的融合探索

  研学活动打破传统模式,串联起法院庭审、基地参观与博物馆研学。在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法庭,学生旁听真实案件后,对检察官说:“以前觉得法律很遥远,现在知道它就在我们身边保护我们。”

  科技赋能:让抽象知识具象化

  “黑白人生”沉浸式监舍的VR体验成为全场焦点。戴上设备后,学生瞬间置身虚拟牢房,电子监控声与铁窗外的阳光形成强烈反差。家长刘先生感慨:“这种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深刻,希望学校能多组织类似活动。”

20a7fb77f9e9fffc6ab53b33bcf6cd7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摩模拟庭审

  三、悟真谛:法治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在基地电子签名拍照区,孩子们写下法治誓言并合影留念。这些照片将汇成“法治星河”,见证法治教育的点滴成长。

  学生心声:从抵触到认同

  初一学生小赵(化名)曾因父母离异对法律产生抵触,但在参观“法律年龄墙”后,她主动向检察官提问:“如果父母不支付抚养费怎么办?”检察官现场解答,并鼓励她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这次参观让我明白,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武器。”

  教师视角:教育方式的革新

  朝阳市实验中学德育主任王老师表示:“传统法治教育多以说教为主,而基地通过情景模拟、科技互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内化法治精神。这对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很有启发。”

  家长反馈:家校共育的新桥梁

  家长李女士在座谈会上分享:“以前孩子总认为法律是成年人的事,现在他会主动提醒我‘妈妈开车不能玩手机’,说明法治意识已经渗透到生活中。”朝阳市妇联副主席对此表示:“基地不仅是教育场所,更是家庭法治教育的延伸平台。”

a75e081073047fd8d8f77fe58dcb42b

未检检察官现场讲解法律知识

  四、向未来:让“朝阳模式”走向全国

  朝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金龙表示:“基地的落成是朝阳法治教育的新起点。我们将以‘法治+科技+文化’为方向,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朝阳模式’。”

  为打破地域限制,该基地正与龙城区人民检察院、1958科学乐园等机构合作开发“法治+科技+历史”研学路线。据龙城区检察院未检部门负责人透露,首条路线已初步规划为“法院庭审观摩——基地沉浸体验——科技馆科学启蒙——博物馆文化溯源”四站式研学,全程约8小时。

  为引入更多专业力量,基地计划联合辽宁工业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以及华为(朝阳)云计算中心等企业成立法治教育联盟。据朝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法学教授开发青少年法治课程,同时利用企业技术优势打造“智慧普法”平台。

  “我们已与华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引入其AI教育大模型,为基地定制个性化学习系统。”朝阳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负责人于婷告诉记者,该系统可根据学生行为数据生成法治素养成长报告,为家庭和学校提供精准教育建议。此外,联盟还将定期举办“法治教育创新大赛”,鼓励社会力量提交创意方案。

  记者手记

  朝阳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如同一颗种子,让法治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当法律从冰冷的条文变为守护成长的温暖力量,当科技与历史为法治教育注入创新活力,这片土地上49万颗青春之心,将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正如一位学生在电子签名墙上所写:“今天我以法治为誓,明天我以法治为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