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为罪错少年按下人生重启键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刘研 本报驻铁岭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5-03-18 09:45

  “原来我以为小孩之间打架没啥事,现在我知道这种行为是聚众斗殴,以后再也不跟人‘定点’了。”“我们也是!”……三名未成年人围着“素素姐姐”说。

  近日,三名曾因聚众斗殴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及家长怀揣感激之情,来到铁岭市银州区人民检察院“素素姐姐未检工作室”,感谢检察机关在案件办理中既严管又厚爱,助力孩子顺利回归校园、重启人生。

  今年2月,一起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董行素发现案件双方因琐事冲突积怨较深。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检察官先后进行6次分别调解、1次面对面调解、4次心理疏导,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通过详细解释犯罪行为与聚众斗殴罪构成要件释法说理,让双方未成年人与家长都能明白此行为在法律上的认定依据。最终,三名未成年嫌疑人真诚道歉并积极赔偿,被殴打的未成年人家庭接受并谅解。这一关键突破为后续附条件不起诉创造了条件,也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经社会调查,三名少年无前科且具备家庭监护条件。银州区检察院召开不公开听证会,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最终检察机关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6个月考察期。检察官强调:“不起诉不等于不处罚,更不是纵容。要通过考察期的‘考验’让他们真正明是非、知敬畏。” 

  在审查起诉期间,董行素没有就案办案,而是打出“组合拳”:精准帮教,制定“每周法治课+心理评估”计划,重塑未成年人价值观;家庭赋能,针对亲子沟通僵化问题,为家长开设“如何与青春期孩子对话”等课程,修复家庭支持系统;学业护航,协调教育部门为中断学业的学生对接职业院校,为在读高中生建立校方保密帮扶机制,消除校园歧视。 

  如今,三名少年被附条件不起诉后已顺利回归校园。高中生小李(化名)成绩跃居班级中游,获得老师表扬;职校生小于、小林(化名)也在努力学习职业技术,积极实习,寻求新的发展。“孩子从当初的冲动叛逆,到现在懂得感恩、主动分担家务,‘素素姐姐’为我们这几个家庭带来了新生!”家长们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