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油桃声名远扬,不少外地水果商贩慕名而来,提前预定,但果农担心仅靠口头约定不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盖州市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法官现场“把脉问诊”,精准“开方”,讲清了预定油桃该怎么定。
雨水之后,时过惊蛰,大地渐暖,盖州市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心系“三农”,连日来,脚不停歇,将目光投向田埂地头,奔赴徐屯镇卢屯村,开展一场与农副产品买卖相关的“特别普法”行动:为果农、批发商提供一条龙“链条式”法治服务。
“最新上市的油桃,个大还鲜甜!根据品相,一公斤8元到10元不等,全国各地到盖州来抢购油桃啦!”盖州油桃上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卢屯村因盛产优质油桃声名远扬,眼下正值油桃开花时节,大棚里繁花似锦,一片生机勃勃。北京、丹东等地不少水果商贩慕名而来,提前预定油桃。
果农陈大哥有些担忧:“咱这预定油桃的事儿一直都是靠口头约定,连张合同的影子都没有。就说之前吧,商贩当时拍着胸脯说要定左面那片的油桃,大家伙儿就跟宝贝似的精心照料。可等到油桃成熟,一看左面的大棚果子品相没达到他们预期,商贩立马改口说之前定的是右面大棚。这还不算完,在单价上,一会儿说这个价,一会儿又嫌价高要压价,每次都扯不清楚。虽说这些事儿还没闹到法院,可我们果农实打实吃了不少哑巴亏,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面对陈大哥的困扰,东城人民法庭法官现场“把脉问诊”,精准“开方”。法官陆菲详细讲解道:“预定油桃时,可以收取定金,签订预购合同,合同里需要明确具体大棚、果树行数,别让位置成扯皮点;单价要清晰,别给压价留空子;付款方式和时间节点得敲定,运输的责任、费用也要写清楚。”说着,陆菲将《农副产品买卖法律风险防控预案》分发给果农们,耐心讲解要点。果农们围在她身边积极提问,现场学习气氛热烈。
为从源头上减少纠纷,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东城人民法庭与卢屯村委会还签订了共建“无诉村”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协作,共同开展法律宣传、纠纷排查与调解等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
记者手记:
三月“有春风”
当下正值辽南农时,基层法院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法律需求,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不仅为果农们送去了法律知识,更搭建起法庭与乡村沟通的桥梁。
三月春风,承载的不仅是一年的希望,更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法治力量为乡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决心——让每一分收获都能稳稳揣进果农的“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