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失散数十年亲人终团圆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郑子超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5-03-11 09:38

  核心提示

  三十多年前,周女士父母迫于生活压力,将刚出生几个月的三女儿送与他人抚养,随着父母年龄增大,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为了实现老人夙愿,也为了一家姐妹团圆,周女士向绥中县公安局前卫镇派出所求助,寻找自己失散了三十多年的妹妹。

金辉

  办案人:金辉

  职务:绥中县公安局前卫镇派出所辅警

  求助人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心里也为她着急,更何况我们得知,她们一家已经找了好多年了,一直都未能如愿,而求助人所提供的线索又极为有限,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我们还是决定全力配合周女士寻亲。

  据周女士回忆称,妹妹被抱养的时间发生在1986年到1987年间,当时抱走妹妹的养父自称“张某贤”,家住务欢池镇某村,当时年龄三十多岁,现在应该也七十多岁了。妹妹被抱养时,在场的还有两位见证人“邵叔”和“彭姨”,但全名记不清了,况且与周女士父母已失联多年。

  经过调查,务欢池镇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名叫“张某贤”的符合年龄条件的男子,寻人陷入僵局。一听没有“张某贤”此人,周女士顿时陷入慌乱,线索本就不多,难道就此彻底中断了?在思考中,我们想到,有没有一种可能,即当年所说的“张某贤”其实是养母的名字。按照这一思路,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女子名叫“张某贤”且符合年龄条件的共有3位,其中只有一名符合周女士描述的条件。随后,我们立即联系这名女士所在村的村书记,然而,得来的是令人失望的消息。村书记称,这名女子的女儿系亲生的,不存在抱养关系。但与此同时,该村书记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线索,隔壁村有一家“张某田”的女儿是抱养过来的。虽然信息都对不上,但为了不让周女士一家失望,我们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对“张某田”的相关信息进行核查。

  经过排查,务欢池镇另一村子的“张某田”以及女儿张某霞比较符合周女士寻亲的特点,我们当即拨打了张某霞的电话。张某霞接到电话时很惊讶,表示要和养父联系之后再决定是否相认。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喜讯传来,经确认,张某霞确系周女士的妹妹。在我们的见证下,失散三十多年的一家人终于相认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