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织牢织密温情保障网

来源:辽宁法治报 | 发布时间: 2025-03-10 13:52

  编者按

  “一老一小”照护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刚性需求,与每个家庭的幸福紧密相连。今天,我们继续以守护“朝夕美好”为主题,请社区书记分享关心呵护“一老一小”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1沈阳——王孝军

  答案就在琐碎而坚韧的日常

  采撷地:沈阳市

  讲述人:王孝军

  职务:沈阳市和平区新华街道丰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我是10年前来到丰泽社区的,这里老旧小区多,近四成是老年人,低保户、残疾人、困境儿童扎堆,他们的需求看似微小,但对他们来说却是难以解决的生活困难。那时,我有了一个目标:要让志愿服务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个角落。

  头一回去迟阿姨家,她住的5平方米的车库闷得人喘不上气。74岁的老人蜷缩在木板床上,这画面让我彻夜难眠,我带着十几名退休党员成立了“行善立德志愿者雷锋团”,敲开了社区治理的第一块坚冰。那时我们像拓荒者,我带着登记册走遍辖区企业,爬遍了居民楼梯,动员在职党员和驻街单位加入我们。经过多年发展,团队已组建党建、便民、养老、青年、医疗、教育6支志愿服务中队,志愿者达百余人。每支队伍发挥专业特长,定期为空巢孤寡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靶向帮扶。

  民生无小事,通过申请,我们把迟阿姨接进30平方米的廉租房。同时,通过链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志愿团队,我们为房屋加装适老化设施,配备齐全家电,让老人真正实现了“安居梦”。

  针对越来越大的服务覆盖面,我们打破传统志愿服务形式,将“一对一”升级为“一对多”,通过“志愿服务大集”将磨刀、理发、清理纱窗、修锁等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为建立长效机制,我创新“爱心加油站”奖励机制,从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双向发力,促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目前,“雷锋团”已开展志愿服务1000余次,服务居民4000余人次。

  要说最让我揪心的,还得是惠泽家园那面“堵心墙”。3米高的砖墙把小区劈成两半,先不说脏乱差,主要是它隔离了人心,居民们怨声载道。我带着网格员运用“五门工作法”展开“破壁行动”,在“叩门”走访中倾听诉求。面对某企业自管楼院居民拒绝共治、私搭乱建等问题,我带领网格员数十次“上门”劝说,虽屡吃“闭门羹”仍坚持沟通。社区居民曲余祥手绘的改造画稿给了我启发。我带着效果图“串门”讲解共治优势,最终打破“一院两制”分管模式。

  通过联合街道、物业开展“守门”行动,拆除12处违建,将消防通道还给居民。经业主委员会投票,“堵心墙”被拆除改建为连心花园,困扰小区20多年的顽疾彻底解决。如今,两个小区的居民打开了“心门”,曾经的隔阂已化作邻里温情。

  10年时光,有人问我什么是社区治理的秘诀,看看“雷锋团”磨刀石上深深浅浅的凹痕,听听放学路上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答案就在这琐碎而坚韧的日常里。

2本溪——赵琳琳2

  “一个观众的剧场”温暖不止一个人

  采撷地:本溪市

  讲述人:赵琳琳 

  职务:本溪市平山区平山街道春合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李老太今年80岁,已经好几年没出过门了。她虽卧床多年但神志清醒,为了缓解老人的孤独感,我们上门开展了“一个观众的剧场”活动。当天,社区的孩子们为老人表演了歌曲、舞蹈、朗诵等拿手节目,老人的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个观众的剧场”活动,是我们在社区经过走访调查和需求分析后,招募社区儿童和家长面向“一老”开展的关爱活动。定期上门为独居老人表演节目、缓解孤独,而这项活动也将社区的“一老一小”很好地串联到了一起。

  多年来,我们始终围绕“一老一小”开展关爱服务,并引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合作创新的三留守”公益项目,吸引市本级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服务。在“七一”、端午等节日里,我们会组织社区的老人开展红色之旅。

  在本溪开放大学的支持下,我们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创建老年教育”工作,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学习平台和本溪开放大学课程活动辅导,建立“线上+线下”的老年教育学习方式,在社区网格群内发放学习资料,在老年群体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们社区有100多个4—12岁年龄段的孩子,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一直在探索新颖的活动形式,每周至少开展两次特色活动,如小手牵毛线“缝缝乐”里编童话活动、“传承国粹,绘色童年”手绘京剧脸谱活动、“流光舞影,戏梦人生”彩绘皮影主题活动等。

  去年11月,我们联合平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巧手展风采,童心颂祖国”儿童手作红军小挎包活动。活动现场,社区志愿者向孩子们分发了制作红军小挎包的材料,并详细讲解了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孩子们在家长或志愿者的陪伴下,拿起针线,一针一线地缝制起来,为自己的小挎包增添了独特的装饰。这次活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学习针线活的平台,也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在寒暑假期间,我们为社区儿童开展特色看护,除免费日常课业辅导、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手工制作之外,还开展了模拟法庭进法院活动,邀请法律工作者为儿童量身定制法庭审理剧本,增强儿童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为增强儿童青少年的安全意识,特色课程中还增加了儿童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及急救安全等适合儿童青少年的参与式的课程。

  通过开展各类特色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近一年时间里,我们为救助对象和各类困境儿童开展捐赠活动2次,受益42人,捐赠物资折合7300元、捐赠现金22000元,组织各类儿童特色和主题活动64次,直接受益儿童3196人次。

3铁岭——马睿

  “吉祥同心圆”解锁最柔软的牵挂

  采撷地:铁岭市

  讲述人:马睿

  职务:铁岭市银州区辽海街道吉祥园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吉祥园社区辖区居民楼有74栋,现有居民3660户,常住人口547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481人。“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最柔软的牵挂。我们主动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定期开展免费体检和针灸治疗服务,为老年人筑起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以“吉祥同心圆”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形成“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整合13家共建单位资源,形成“需求清单”对接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大党建格局。社区党委创新联动,开展“区域联学社企共建”活动,成功与沈阳多福社区和沈阳福星社区签署了共建协议,取长补短,完善了基层服务管理体系。

  70多岁邵大爷的关节疼痛曾是全家人的心病。去年,社区党委联合铁岭市中医院开展的“银针送健康”活动,让他第一次在家门口体验了专业针灸治疗。连续5次治疗后,困扰他10年的疼痛明显缓解。

  “老毛病好多了!”邵大爷逢人就讲,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如今,每次社区组织的义诊日,总能看到老人们在诊疗台前排队的场景。

  我们针对辖区748名7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机制,将住址、子女电话、过往病史、常用药物等信息记录在册。其中,档案里面的基础信息,慢性病史,重点关注独居、失能老人等信息均做了特殊备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与对门邻居组成“三人关爱小组”,每日上门查看、每周电话随访。去年冬天,“铁岭卫士”网格员王姐发现独居的张奶奶未按时取药,及时将出现脑梗症状的张奶奶送医。

  寒暑假期间,我们社区组织辖区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义务辅导服务,他们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了学习难题,还用自身的成长经历激励着孩子们勇敢追梦。社区还定期举办安全教育讲座,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自我保护并掌握了自救技能。

  辖区儿童小宇航(化名)今年6岁,父母离异,由父亲单独抚养,家庭十分困难,社区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看护,带孩子到社区书屋读书,参加包饺子、非遗剪纸等活动。在社区党委的关爱下,孩子在爱的阳光中茁壮成长,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