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网约车司机,他们是志愿者,他们是新时代雷锋。
在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的统筹推动下,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正以车轮为纽带,将新就业群体的活力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效能。
他们用行动证明:雷锋精神是融入血脉的信仰。
为考生爱心护考并送鲜花
在沈阳的街头巷尾,一群身佩统一标识的网约车司机正以车轮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日记”。作为新就业群体的先锋队,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在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的引领下,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网络,用行动诠释“永不掉线的雷锋精神”。
3月1日、4日、5日,记者在三个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都看到了“雷锋车队”的身影,这支队伍以“志愿红”为底色,让“流动的车厢”成为城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
为老人上门送矿泉水
他们的车就是“亲情驿站”
面对老龄化社会需求,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以党建为引领,激活新就业群体的“红色动能”。雷锋志愿者车队党员司机带头亮身份、践承诺,为空巢老人群体提供专车接送体检、代购物资等暖心服务,成为老人们的“贴心人”。
家住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道长青社区的孤寡老人李阿姨,去年因为一次停水,与雷锋志愿者车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得知停水的消息后,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队长侯培锋带领队员第一时间为李阿姨送去了爱心企业提供的桶装饮用水和瓶装水,保障了李阿姨一周的正常生活用水。
从那时开始,志愿者每天都会给李阿姨发问候语。李阿姨患有糖尿病,在一次骨折后行动不便,每个月去医院开药成了难事。志愿者们把这事记在了心上,每到开药的日子,志愿者们不仅开车免费接送,还全程陪同,挂号、跑腿、开药……
丈夫、孩子相继离世,生活的苦让李阿姨一度不会笑了。然而,近两年的相处,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的志愿者们用一次次贴心关怀,温暖了老人的心。
3月1日,在爱心送水活动中,当志愿者们再次把水送到了李阿姨家中时,李阿姨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到你们这些孩子我特别高兴,只要我有事你们准保到,我打心底里感谢你们,你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这仅仅是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沈阳多个社区都有他们的身影,照顾社区孤寡老人,他们免费接送老人出行170多次,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为老人排忧解难。
他们是社区的“移动哨兵”
作为新就业群体中的一员,网约车司机的工作轨迹与社区网格高度重合,他们不仅是社区基层治理的“流动触角”,还是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社区融合的促进者以及政策宣传的“流动载体”。
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道长青社区充分发挥网约车司机在社区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联合沈阳车滴汽车租赁公司党支部的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创新开展“N+1”幸福互助模式项目,设立长青爱心饮水点服务群众。
去年夏天突降暴雨,沈阳市浑南区一立交桥下水位升高,行人无法通过。
“积水的位置就在沈阳市浑南区浑河站东街道樾檀山社区旁边,当时正是下班时间,步行的居民在那里很难通过。”途经此地的侯培锋马上打电话向社区汇报积水情况,社区及时在微信群里进行风险提示。
侯培锋带领着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的队员们,化身“摆渡人”,免费接送居民安全回家。
“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一直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志愿服务,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支持。”侯培锋说,“投身志愿服务,一方面是想为社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每一次帮助他人的过程,都让我们内心充满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让更多人了解新就业群体,展现我们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为环卫工人、网约车司机煮汤圆
他们的服务永不掉线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的身影。每年准时服务考生,奋不顾身奔赴灾区,还为户外劳动者建立了工会驿站。不仅如此,他们的子女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在这支队伍中,服务永不掉线,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连续三年,每到高考时,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都奔走在爱心护考之路上。在沈阳市沈河区二中、七中、育源中学设立应急服务站,派出应急车辆50台,早、中、晚每天免费接送考生……他们成为了考生和家长们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去年8月,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第一时间奔赴葫芦岛市受灾严重的建昌县、绥中县灾区,将20万元食品物资送至受灾群众手中。冲锋在前的党员和退役军人,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镌刻在了车轮上。
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还为户外劳动者建立了工会驿站,为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提供饮用热水、微波炉加热快餐、手机充电、休息场所等暖心服务,让忙碌的户外劳动者找到了家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在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开展志愿活动的现场,常会出现沈阳雏鹰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身影,这些小志愿者是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志愿者车队队员的子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