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栾岚报道 群防群治、网格化服务管理、法律顾问站、诉讼服务中心,在全省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中,丹东市各级综治组织和综治委成员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横向到各行业、各部门,纵向到县、乡、村各级单位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对发生的矛盾纠纷和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隐患等,建立全口径排查化解工作台账,及时梳理,及时化解。
据记者了解,各地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核心作用,组建了由综治办牵头,公安局、法院、检察院、信访局、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门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平台,做到了处理矛盾纠纷关口前移,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及时掌控。
振兴区以科技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加大了在综治组织体系、综治信息平台、综治视联网的建设和运行,大大提高了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效能。
宽甸满族自治县各乡镇将203名村治保主任、1913名村民组长、1982名护林员、312名民兵纳入派出所日常巡防管理,实现巡逻工作效能最大化。
东港市在1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法律顾问站,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9件,并与各村建立法律顾问联系点,实行“五个统一”管理模式,开展了“四进乡村”活动,有效增强了化解矛盾的法律权威性和公信力。
凤城市采取“就近就快”原则,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集中化解,并加强“三调联动”与社会调解的无缝对接,化积案、消老案、攻难案,上半年办结33件、化解137件。
振安区发挥司法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在区法院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并配有4个人民调解室,选聘人民调解员、资深退休法官、律师、青年志愿者、当地有威望的执法监督员,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解纠纷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