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上海某劳务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给康平县人民法院打来电话:“案件成功调解了,120多万元的工程款有着落了,当事人特意委托我作为代表,让我一定要把锦旗送到法官手里……”
原告上海某劳务公司与被告某能源公司、某电力公司、上海资产管理某公司、江苏某电力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于去年9月9日立案,承办法官牛红丽关注到本案案情较为复杂,双方争议金额较大,如果能促成调解,既能化解各方矛盾纠纷,又能高效帮助企业盘活资产,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调解过程中,各方对调解方案争执不下,原、被告均不在本地,加大了沟通和提交材料的难度,多家公司对调解内容的理解也不同步,工作进展并不顺利。牛红丽前后进行3轮沟通协商,多次对分期给付期限、连带责任、保全措施等内容为双方答疑、协调,积极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原告申请撤回对上海资产管理某公司、江苏某电力公司的起诉,与被告某能源公司、某电力公司签署调解协议,120多万元的工程款终于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