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地点: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
现场看点: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李晓霞受邀来到全国模范法院——大东区法院视察,通过走访诉讼服务中心、见证执行案件和解、旁听案件庭审、了解办案流程、与青年法官深入交流,找出大东区法院脱颖而出的原因。
大东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戴兵(左)向李晓霞介绍审判执行工作情况
“一直想亲身感受一下全国模范法院的‘含金量’,这是法院系统的最高荣誉。”2月21日,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李晓霞受邀来到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视察工作。
李晓霞告诉记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经常参加辽宁法院组织的各类见证活动,知道全省共有110家基层法院。“越是这样,就越想看看大东区法院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上午九点半,刚一走进大东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李晓霞就被一排智能设备吸引——全域送达一体机可以打印案件相关法律文书,智能导诉机可以根据案件类型帮助当事人立案,全域联系法官一体机可以查询案件信息和法官联系方式。
“当事人想联系法官,打座机电话能联系上吗?”李晓霞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座机电话响几声没人接,来电能自动转到法官的手机上。
不仅如此,大东区法院还建立了“面对面”联系法官工作机制,专门设置法官答疑室和院长接待室。“谁打官司都想随时了解最新进展,特别是第一次,肯定会有很多疑问想要问法官。”大东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戴兵告诉李晓霞,“法官答疑的工作量不小,但有利于定分止争,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旁听案件庭审、了解办案流程、与青年法官深入交流……近一个半小时的视察,李晓霞对全国模范法院的“含金量”感受深刻。在见证一起执行案件达成和解后,她更加确信自己找到了大东区法院脱颖而出的答案。
这是一起借贷纠纷,案件审理时,原、被告约定每月还款7000元,至28万元欠款还清为止。然而,被告却没有按期还款,原告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王剑平说:“案子执行起来并不难,但原告不能申请执行全部欠款,而是只要被告有一个月没还钱,原告就得申请一次强制执行,所以最佳方案还是调解。”
于是,王剑平与双方耐心沟通、以案释法,最终双方同意达成执行和解。新的和解协议中增加了全额履行全部欠款的内容,免去了申请人月月跑法院的诉累。同时,每月还款金额调整为6000元,降低了还款难度。
“无论是诉讼服务还是司法办案,大东区法院处处站在当事人角度,既彰显司法权威又充满司法温度。”李晓霞说,“何以全国模范?司法为民、如我在诉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