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筛出欠条疑点 不该还的债免了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郑子超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5-02-25 08:22

  核心提示

  申请人赵女士与前夫李某离婚后,突然发现银行账户被冻结,自己从未借过钱,为何成为被告?原来,是前夫李某借钱不还被告到法院,而赵女士作为共同被告,被法院判决承担80余万元连带清偿责任。申请再审被驳回后,她带着厚厚一沓材料来到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最终,经检察院抗诉法院重审,成功破解赵女士离婚后“被负债”困局。

史佳禾11

  办案人:史佳禾

  职务: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三级检察官

  “检察官,这些借款我根本不知情,可法院说这是夫妻共同债务。”翻开案卷,我发现赵女士的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多年,前夫婚内签下的八十余万元欠条,像一道枷锁压得她喘不过气,看着她泛红的眼眶,我意识到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命运。

  这起案件看似普通民间借贷纠纷,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我发现疑点重重:债权人刘某仅凭李某单方出具的欠条起诉,既无赵女士签字,也无款项交付凭证,更无证据证明款项用于家庭开支;前夫李某承认借款发生在婚前,是“倒打借条”。经进一步核查发现,原审法院竟将法律文书错寄到赵女士婚前住址,致使其未能有效应诉。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提出的“三个善于”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从严格举证责任分配、细化共同债务认定标准、确立程序正义原则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引导赵女士开具户口地址变更证明信,确定其实际住址,明确送达地址错误直接影响当事人诉讼权利。同时综合审查全案证据,确认债权人无证明资金交付事实,补强新证据。最终,我们以一审判决送达程序违法、认定基本事实缺乏证据、适用法律不当为由,向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原审法院重审后驳回刘某诉讼请求。历时3年,4次开庭,赵女士终于不用承担80余万元的连带清偿责任了。

  案件办结后,法院依法解除了对赵女士银行卡的冻结、车辆的查封。赵女士母亲表达感谢时感慨:“原来法律真能保护无辜的人。”看着她欣慰的神情,我内心感慨万千。

  婚姻不仅需要情感维系,更需要法律护航。从父母出资购房到离婚财产分割,每个环节都需要法律与情感的双重考量。而不久前刚刚出台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二)》,让法律既能斩断恶意债务的黑手,也能守护抚育子女、照料老人一方的付出。我们也特别提醒,当感情遇到法律问题,建议保留重要凭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让法律成为守护婚姻的坚固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