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穿“马甲”盗窃照样认出你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付伟男 本报记者 王聪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5-02-25 08:20

  核心提示

  近日,沈阳市沈北新区的一个企业报案称,企业豆粕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被盗的情况。警方调查发现,运输司机通过穿铅马甲、途中卸货等手段,半年内盗窃豆粕50余吨,价值18.5万元。最终,18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案件成功侦破,企业挽回了损失。

史明明

  办案人:史明明

  职务:沈阳市公安局沈北新区分局辉山派出所副所长

  今年春节前,我们辖区一家企业报案称,他们在接收豆粕原料时,发现入场数据和出厂数据存在较大偏差,怀疑运输过程中存在盗窃行为。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是饲料行业的重要原料。这家企业每天都要接收几十车豆粕,每车30吨左右。如果每车少个百八十斤,积少成多,企业的损失可不小。

  接到报案后,我和同事们立即展开调查。我们首先调取了企业近期的监控录像,发现运输车辆在进场过磅时,经常有可疑人员穿着厚重的马甲上下车,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正常情况下货车司机在过磅前是不能上下车的,如果有人上下车,车辆的重量就会发生变化。

  为了弄清真相,我们决定对运输车辆进行跟踪调查。我们发现,这些车辆从铁岭的粮食企业出发时,是一人一车,但到达该企业时,却变成了两人一车。奇怪的是,过磅的重量仍然是30吨。多了一个人,重量却不变,说明车上少了100多斤豆粕。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些司机身上穿的竟然是铅马甲!一件铅马甲就重70斤左右,有的司机身上穿一件,车上还放一件,这样就能多出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那么,被盗的豆粕去了哪里呢?我们继续追踪,发现这些司机在运输途中,会在一家路边的小饲料店停留,将车上的几袋豆粕卸下来卖给店主。为了弥补重量,他们在进场过磅前,会找人上车并穿上铅马甲。

  经过缜密侦查,我们掌握了这些司机的犯罪证据。他们利用运输之便,在近半年内盗窃豆粕达50余吨,价值18.5万元。

  在局领导的指示下,我们与企业沟通,将运输司机统一约到一个办公室,一举抓获了所有涉案司机,在车上搜出了多个铅马甲,同时捣毁了3处收赃地点。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最初只是偷偷摸摸地卸下100多斤豆粕换钱。后来发现企业没有察觉,胆子就越来越大,甚至直接将铅马甲扔在车上,不再穿在身上。

  3元一斤的豆粕,他们卖给收赃人时只卖一块多钱,这样长达半年的盗窃,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最终,18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盗窃犯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拘留。这起案件的侦破,不仅为企业挽回了损失,也震慑了行业内类似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