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让警徽在最需要的地方熠熠闪光——记沈阳造化监狱二监区一级警长刘建兵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孙庆 本报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25-02-21 09:50

  刘建兵,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从部队转业到辽宁监狱系统工作,曾荣获“辽宁省最美志愿者”“全国监狱先进个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

刘建兵与罪犯进行个别教育谈话

刘建兵与罪犯进行个别教育谈话

  从军营到警营的坚守

  褪去穿了15年的军装,刘建兵转业到沈阳造化监狱,从军营到警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变的是着装与职责,不变的是信仰与担当。无论面对什么急难险重任务,刘建兵都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困难面前更是冲锋在前、勇担重任,“让我来”“跟我冲”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面对监区复杂的押犯结构和罪犯的消极抗改情绪,刘建兵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个别教育谈话、亲情感化等方法,及时消除罪犯的消极情绪,教育罪犯认清自身错误并敢于改正错误,从而走上人生正途。

  从警以来,他累计转化顽危罪犯50余人,转化率100%,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用刘建兵的话说:“作为一名监狱警察,不仅守护着法律的尊严,更守护着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责任,就能照亮那些迷失的灵魂,让其找到回家的路。”

  大爱公益34年的传承

  刘建兵出生在四川资中,他的父母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后来在乡里乡亲的帮助下建立了小家,自打刘建兵记事起,有理发手艺的父亲就开始免费为村里的老人上门理发,以此来回报乡亲们的恩情,这也是刘建兵坚持做公益34年的初衷,用他的话说:“爱会传递,帮助他人,最快乐的是自己!”

  在一次为法库县留守老人送温暖活动中,刘建兵和志愿者们一起包好了饺子,并在妇女主任的带领下挨家送。其间,刘建兵遇见了一个80多岁的四川籍孤寡老大娘,他立即用家乡话问好,并讲起了家乡的变化。

  50多年没回过老家的大娘哭了,不舍地拉着他的手说:“好孩子,你可以再来陪大娘聊聊天吗?”

  刘建兵点头答应了。从此,每季度他都去看望老人,每次都带上精心准备的老家土特产,让身在异乡的孤寡老人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

  守护特殊儿童的成长

  刘建兵长期以来坚持到“华红宇儿童托管中心”陪伴自闭症儿童和残障儿童,给孩子们购买益智书籍、学习用品,坚持每月为孩子们理发、洗澡,陪孩子们玩游戏、做手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孩子们会排好队等待“刘爸爸”给他们理发,40多个孩子,刘建兵一站就是一天。

  在学雷锋志愿服务的34年里,刘建兵累计服务时长5000余个小时,累计义务理发8000余人次。每次看到那些因为他的帮助而露出笑容的人们,他都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因为人性的美好和大爱的力量都会传递。好多同事知道他做公益、做善事之后,也跟他一起去敬老院、福利院,为需要帮助的“一老一小”做点事儿。用刘建兵的话说:“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传递爱与希望,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刘建兵用无私和爱心浇筑和谐、传递温暖,以赤诚和坚守彰显情怀、展现担当,让警徽在最需要的地方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