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是北国风光白雪皑皑;屋内,是温暖如春喜气洋洋。锅灶里,是人间烟火香气扑鼻;心底里,是信心满满希望满怀……在遭遇2024年洪灾后,葫芦岛市受灾群众迎来了第一个春节。
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扭秧歌 田嘉 摄
安心年
新房子里过新春
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喜庆的对联贴起来!洪灾已过,大家一如往年忙忙碌碌、高高兴兴地过着年,特别是建昌县4295户入住新建房的百姓,他们在温暖的新家迎接新春,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过年了,有了新房子,我把家里被褥重新做了一遍,干干净净地过新年。”建昌县黑山科乡杨树底下村大南沟屯年近七旬的村民李春芳说,她做梦也没想到,在遭遇了这么大的洪灾后,还能在这么漂亮的新房子里过新年。
新家三间房,东西各一间卧室,中间是厨房,冰箱、彩电等电器齐全。窗户上贴着精美的窗花,门口挂着喜庆的福字。李春芳说:“屋里可暖和了,比原来的房子还暖和,我家建房不仅政府给予了补贴,社会上爱心人士也给予了帮助,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要记在心里。”
距2024年“8·18水灾”,小半年,一挥而去。
建昌县农村住房因洪涝灾害大面积受损,该县认真落实省委“五级书记抓灾后重建”要求,将灾后房屋重建作为当务之急,认真核实受灾情况,集中建房选址、找施工队、联系建房材料。为了赶在入冬前盖好房子,乡村干部和施工队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全县4295间新房抢在入冬前全部完工,受灾群众如期入住。县政府还为每户重建户捐赠了包括冰箱、彩电、洗衣机、电饭锅、电子炉盘在内的家电“大礼包”。
杨树底下村八垄地是黑山科乡政府选择的集中搬迁场地,这里是全县集中建房户数最多的地方。山脚下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房屋拔地而起。此次受灾较严重的4个村民组47户村民在这里过上了新的生活。
在新村的广场前,“我们回家了”和“有党才有国 有国才有家”几个红色大字格外耀眼。
新村房屋主体工程完工只用了41天,院落建成用了12天,广场上高高耸立的雕塑上刻着“8.20”的字样,它见证了灾后重建的建昌速度,见证了众志成城的团结奋斗精神。
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在新房前 田嘉 摄
暖心年
幸福生活入门来
用酱料提前腌制好的五花肉在大勺里滋啦啦翻炒,再与泡好的粉条儿亲密接触,烟气升腾间,芳香四溢……除夕中午,建昌县养马甸子乡回流水村村民张洪民两口子兴致满满地在新家的厨房里忙活着大餐。
当家家过年必备的招牌菜“烧肉”上了桌,就正式开席了。张洪民与家人其乐融融地扯着“闲白儿”、喝着小酒,夸赞着新家新气象,畅想着新日子新希望。
暖房外,火红的春联格外耀眼,像张洪民一样受灾的村民在新年里挥去洪水的阴霾,迎接充满希望的新年。
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的春节,也是家家张灯结彩,一片祥和喜庆气氛,村民们喜气洋洋地迎接着新春新生活。异地集中重建的41户新居鳞次栉比,院落错落有致,每家每户热乎乎的炕头暖身暖心。
一大早,村民王伟一家就开始忙碌起来,这是在新家过的第一个春节。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王伟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不停地摆弄着刚刚买回来的“幸福树”,与妻子高高兴兴地唠着嗑。
“看看咱这生活不比城里差吧。”“那赶似的,比土楼强啊。”“必须的,咱这生活必须得好。”“是太好了。”
也难怪王伟夫妻俩的心里幸福感满满。透亮的窗户,整洁大气的家具,充满年味的各色摆件与挂饰,他们的新家处处透着喜庆的气氛。“瞅瞅啊,我们这还有大冰柜呢,这是肉,这是排骨,还有买的鸡,非常好非常好,满满的一下子,过年就吃就完了。”迎来了崭新的生活,王伟更懂得了感恩与珍惜。
金色的福字火红的年,喜庆的春联挂门前。村民朱洪辉也把家里装点得喜气洋洋。忙里偷闲地和女儿视个频,聊一聊回家过年的喜悦:“忙不忙啊?”“准备哪天回来啊?”“你们回来年货啥都不用买,全都齐啦!”
锵锵锵、咚咚咚……“都出来喽,看秧歌喽!”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招呼下,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穿红挂绿,摇扇舞绸,欢快地扭起了东北大秧歌。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红灯映雪随风摇曳,像是在挥手与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苦难告别,欢跳着迎接新春的到来。
建昌县村民挂灯笼贺新年
希望年
一年更比一年好
冬日的阳光洒在温室大棚翠绿的黄瓜藤蔓上,绥中县葛家乡二道房子村大棚户任爱英在棚里辛勤地劳作着。在去年的洪灾中,她家的两座大棚全部被冲塌了,眼瞅着就要绽花的黄瓜秧苗,一夜之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洪水过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任爱英和其他村民重拾信心,积极开展恢复重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栋栋暖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当时棚塌了,我感觉日子都塌了,全家就指着这俩棚呢。后来,各种各样的帮助、帮扶都来了,我一合计,那就干呗!”任爱英回忆说,“去年10月30号,我家的棚栽上了新苗,现在黄瓜出棚已经卖了3万块钱了,特别是到年根儿了,行情更好。就这一茬一茬陆陆续续能卖到今年‘五一’。”在任爱英的话里,记者能感受到她的心劲儿、干劲儿与韧劲儿。
重新焕发生机的,还有建昌县养马甸子乡的一栋栋香菇棚。养马甸子乡是香菇产业基地,去年洪灾之后,全乡需要重建的大棚达134栋,经过一系列恢复重建,现在新产出的香菇已经发往各大批发市场了。
大棚里,朵朵香菇连成片、结满棚,菇农喜滋滋地采摘、装筐。“嘿嘿,这个年过的,跟我家蘑菇一样香。”一位菇农喜滋滋地算着账,也算着红火的日子。
洪灾发生后,为把灾害对设施农业破坏及影响降到最低,葫芦岛市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帮助菇农开展恢复重建,组织生产自救,特别是葫芦岛市的市直机关部门,组织单位党员、志愿者踩着泥水抢救大棚菌棒,为菇农及时止损。如今,农户们的生活恢复了元气,家园重新焕发了生机。
“虽然遭受了洪灾,但老百姓的心没有倒下,现在整个大棚已经恢复重建了,香菇都已经全面上市了。”建昌县养马甸子乡农业站站长刘长朋欣慰地说。
一栋栋经过维修重建的新棚,既敞亮又结实,村民的日子将越来越红火,每个人的心中也都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期待着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