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司法工作的征程中留下了坚实且深刻的足迹。这背后,是鞍山法院在创新、护航、服务、为民等多维度的不懈努力与深刻实践。
·数字点击·
鞍山两级法院全年受理案件95980件,审结87857件,同比分别下降14.18%和16.06%,诉前调解结案14523件,法官人均结案225件,鞍山中院审结6577件,同比下降24.06%……
鞍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林介绍庭审优质化的“鞍山经验”
创新驱动审判变革
提升司法效能新高度
庭审优质化成为鞍山两级法院本年度司法创新的核心亮点,在民商事和行政审判的广袤天地中,深度挖掘新型审判技术的潜力,精心雕琢出一套以“诉答文书规范化+书状先行、争点交锋”为基石的庭审工作体系。
回溯至2022年9月,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携手市律协,凭借专业智慧与不懈努力,匠心独运地打造出涵盖33个丰富案由的起诉状与答辩状书写格式模板,相较于初始的10个案由,实现了质与量的飞跃。
在众多民间借贷纠纷的司法实践中,这一模板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在王某与李某的借贷纠纷中,双方按照模板提交文书后,法官在庭审前便能精准梳理争议,庭审时长从以往可能的3小时大幅缩短至1.5小时,案件审理周期缩短约20天,极大提升了司法效率,降低了诉讼成本,快速定分止争。
得益于这一系列新型审判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的一次庭审完毕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飙升至95%,平均庭审时长同比锐减 50%以上,“案-件比”、上诉率等关键指标显著下降。
“庭审优质化”成为全省法院司法改革的闪亮名片,更是全省地市级法院中的佼佼者,获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对诉答文书规范化工作的肯定,部分民事诉辩文书范本在全国得以推广,诉讼文书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功纳入“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为司法审判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精准护航经济社会
稳固发展大局新支撑
在刑事司法的关键战场上,鞍山两级法院坚定不移地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雷霆万钧之势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全年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358 件,有力震慑犯罪分子,切实增强民众安全感。
在经济犯罪治理的前沿阵地,鞍山两级法院对电信网络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稳妥审结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5件。在一起电信诈骗案中,法院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快速冻结涉案资金 200余万元,追赃挽损成效显著,全力守护群众财产安全。同时,审结职务犯罪案件85件95人,彰显反腐决心。在马某故意伤害案中,法院精准判定马某正当防卫并宣告无罪,此案例被最高法工作报告引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有力捍卫法律尊严与公民正当权益。
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漫漫征程中,鞍山两级法院紧紧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核心任务,精心修订《关于进一步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细则》,为企业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在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关键领域,鞍山两级法院联合十余家单位成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共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率高达92.64%。在某科技企业专利侵权纠纷中,调解委员会迅速组织专家评估、调解,仅用1个月就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企业得以继续创新发展,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文旅法庭的设立是鞍山两级法院服务经济的又一创新之举,其集中管辖涉旅游纠纷,为鞍山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后盾。在“暖企护企”专项行动中,鞍山两级法院积极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执结涉企案件7830件,执行到位18亿元。铁西区人民法院深入辖区企业走访调研,针对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举办多场专题讲座,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建议,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真诚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
贴心服务传递温暖
回应群众司法新需求
民生保障工作中,鞍山两级法院聚焦民生关键领域,审结住房、医疗、婚姻、养老等涉民生案件11447件。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中,成功助力3个项目500余户群众解决“办证难”问题。在某楼盘办证纠纷中,法院积极协调住建、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简化手续流程,使业主在2个月内顺利拿到房产证,让群众居有定所。依法支持欠薪维权,追回1.01亿元血汗钱。在某建筑工程欠薪案中,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快速查封、冻结建筑公司资产,促使其限期支付200余名工人工资500余万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社会稳定。
不久前,鞍山中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保护协会诉前化解涉200余名消费者群体纠纷,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三年行动典型案例。在某品牌家居消费纠纷中,法院提前介入,指导调解,促使商家履行合同义务,仅19名消费者最终选择诉讼,高效解决纠纷。
通过升级“一站式”线上诉讼服务平台,鞍山两级法院实现网上开庭5532件,胜诉退费3049万元,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尽享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开展司法救助31人次210余万元,鞍山中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办公室荣获最高法“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用行动传递司法温暖。
在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工作中,鞍山两级法院始终坚守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成立专业的未成年人审判团队,全面落实“三审合一”制度。全年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803件,构建起全方位司法保护网络。在“法治进校园”活动中,269名干警化身法治副校长,深入中小学校围绕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犯罪等主题开展150场法治教育讲座,覆盖学生3万余人次,将法治种子播撒到校园。在方某某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中,法院依法撤销失职母亲监护资格,指定村委会为监护人,并联合多部门助力方某某重返校园,为孤困未成年人点亮希望之光,守护祖国花朵健康成长。
多措破解执行难题
推动基层治理新成效
执行工作是司法为民的关键环节,鞍山两级法院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执前化解,使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在全省处于最低水平。在某合同纠纷案件中,审判法官在审理时提前考虑执行可行性,促使被告在判决前主动履行部分义务,有效减少执行案件数量。
鞍山两级法院创新扩展双重管理模式,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市域一体”工作格局,有力促进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等指标全面提升,省法院现场工作会对此予以推广。
在破解执行积案难题上,鞍山两级法院强力推进交叉执行,集中攻坚586件难案积案,成功执结411件。在某系列民间借贷执行积案中,通过交叉执行,调配异地法院执行力量,打破地方保护壁垒,成功执行到位800余万元,有效维护债权人权益。
鞍山两级法院还与公安机关开展拘执合作,促使57名被执行人自动履行近1500万元;建立“法院+税务”新机制,扣税代缴500余万元,堵塞执行税款征管漏洞。同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331件,出台执行流程指引与“执行裁决案件100问”,规范执行行为。2024年,全市法院执行结案29340件,执行到位26亿元,执行质效稳居全省前列。
在基层治理方面,鞍山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主动作为。在立案环节强化释明工作,安排专业人员为当事人详细解读收案范围、立案条件、诉讼风险等关键信息,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解纷方式。在某邻里纠纷案件中,立案人员通过耐心释明,促使当事人选择调解,最终在社区调解组织帮助下成功化解矛盾,避免诉讼之累。
鞍山两级法院全力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深化“四所一庭”联动与法官进网格机制。岫岩县法院“清枫”宣讲团活跃基层,履行指导调解职责,化解纠纷500余件。立山区法院牵头搭建物业纠纷预防化解平台,高效化解3000余件物业纠纷,将大量矛盾消解于萌芽。针对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物业服务等高发纠纷,法院主动出击,走访调研相关企业、社区100余次,组织座谈培训30场,发出司法建议59件,助力行业规范发展,推动司法从个案办理迈向社会治理深度参与。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绩斐然,调解33441件,成功14523件,同比增长20%,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5.88%,鞍山中院相关项目获评辽宁省“法治为民办实事”十佳,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社会和谐稳定基石不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