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祖传田地”引来邻里纷争,还是一对叔侄。老何一纸诉状将小何告上了法庭,希望法律能为他讨回公道。为了化解这场因土地面积不清而引起的矛盾,盖州市人民法院进村开展田间调解。
办案人:姜丽
职务:盖州市人民法院九垄地人民法庭员额法官
老何和小何,为同村的农民,也是叔侄。因房屋的土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老何声称小何侵占了自家的土地,而小何则坚称那是自家祖传的田地。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甚至几度动手。面对这样的僵局,我作为承办法官决定下乡,实地测量。
“有话大家好好说……”案件受理后,我深知,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解决这类纠纷,不仅要依法办事,更要兼顾人情,以和为贵。于是,我决定亲自带队,与法官助理郭可新、书记员姜坤一同前往争议现场进行实地测量。
我与法官助理郭可新、书记员姜坤一行人身着制服,手持测量工具,穿梭在房前屋后与田地之间,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结合历史资料,对争议土地进行了精确测量。测量过程中,还不时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强调邻里和睦的重要性。
经过细致的测量与调查,我们发现,双方的争议其实源于对土地边界的误解。于是立即组织了一场调解会议,邀请双方当事人及村委会代表共同参加。我们依据测量结果,耐心解释法律条款,同时,从邻里情谊、长远发展等角度进行劝导,鼓励双方互谅互让,共同维护和谐的邻里关系。郭可新则在旁用亲切的话语,安抚着双方的情绪。姜坤因了解乡风民情,生活阅历多,用家乡话拉近彼此的距离,渐渐抚平了当事人心中的怨气。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老何和小何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同意按照测量结果重新划分土地,并当场签订了和解协议。老何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表示愿意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维护邻里间的和睦。
撤诉的那一刻,法庭内外都洋溢着一种轻松与和谐的气氛。老何和小何紧紧握手,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又回到了往日那种和睦相处的日子。这次调解,不仅成功解决了一起邻里间的土地纠纷,更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通过本次行动,展现了司法工作者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也注重人文关怀,以法律为尺,以和为贵,展现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