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以“钉钉子”精神破解执行难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赵波 本报驻营口记者 齐岚 | 发布时间: 2025-01-16 09:44

  2024年以来,营口两级法院执行局攻坚克难,不断加大执行力度,通过交叉执行攻克了一批大案和“骨头案”,激活了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效能。

  数字点击

  据统计,2024年以来,营口法院共受理交叉执行案件593件,取得实质进展101件,执行到位金额7072.58万元。自2024年开展督促执行工作以来,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共督促执行案件516件,执行取得实质性进展207件,执行到位金额1.04亿元。

  锚定交叉执行

  长期以来,部分基层法院执行案件因各种因素陷入僵局。面对这一困境,营口中院启动提级执行程序,整合优势资源,攻克复杂案件。

  2024年6月,经老边区人民法院报请,营口中院审查后决定提级执行某公司劳动争议系列案件。提级后,营口中院执行一庭负责人孙胜昌迅速对案件进行重新梳理,加强与金融机构、不动产登记部门、公安机关等多部门的协作联动,打破信息壁垒,提级的23件案件全部执行完毕,为提级执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营口经验,为构建更加完善、高效、权威的执行工作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建立督导机制

  营口中院执行局建立常态化日常督导机制,定期召开交叉执行工作调度会。在督促执行过程中,营口中院注重对案件的跟踪和指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下级法院在收到上级法院的督促执行令后,迅速行动,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法,执行局全体干警加班加点,充分运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同时,积极拓展线下查控渠道,深入实地走访调查被执行人的经营场所、住所及可能隐匿财产的地点,不放过任何一丝执行线索,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激活司法效能

  原告田某与被告郭某纠纷一案,法院判决被告郭某赔偿田某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郭某拒不履行赔偿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被执行人郭某均无结果,经查询其名下也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交叉到西市区人民法院法官邢路承办后,他数十次与原执行法院法官和当事人双方反复沟通,发现问题症结原来不在执行措施,而是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法院工作的不支持和不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邢路耐心向当事人做好释法明理工作,更在当事人更换代理人后,利用节假日的契机,连续在被执行人家蹲守,最终组织双方面谈,达成了长期履行和解协议,至此该案取得明显进展。

  在强化外部交叉执行破难题的同时,营口法院加强内部交叉执行促“出清”。积极开展涉民生、小标的案件内部集中交叉执行,全面梳理核查终本库存案件,分类施策集中攻坚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5万元以下小标的等案件,采取强有力的执行措施,激活内部交叉执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