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微光成炬照亮“朝夕美好”——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沈阳市沈河区红巾社区拾珍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25-01-10 09:59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沈阳市沈河区滨河街道红巾社区围绕老年人和青少年,深入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活动,提升法治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法治服务,用法治护航“朝夕美好”。

陈建国(左)向记者介绍社区以法治守护“一老一小”的普法活动内容

陈建国(左)向记者介绍社区以法治守护“一老一小”的普法活动内容

  近日,记者走进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红巾社区,亲身感受社区以法治守护“一老一小”,让朝阳更艳、夕阳更红的真实场景。

  生动案例揭示法律风险

  “我有张银行卡,我无儿无女,那我去世后这卡里的钱咋办?”在红巾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八五”普法讲师团正在为老年人开展普法讲座,大爷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提问。“八五”普法讲师团以生动的案例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老人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案例特别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这样的普法活动希望今后能多搞几次。”社区居民李大爷说。

  时时有人护事事有人管

  红巾社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告诉记者,为提升老年人法治服务“成色”,社区组建由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民警、律师、心理咨询师、禁毒社工、退役军人及党员骨干等为主体的“八五”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一起定期入户走访、组织普法讲座、义务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等,让他们时时有人护、事事有人管。

  记得有一次,红巾银发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走访时发现,社区80岁独居的张大娘生病在家,由于张大娘的三个儿子都不赡养老人,导致她生病后生活起居无人照顾。“红巾银发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了解情况后,立即告知社区,我们一起联系老人的儿子、律师,经过五六次的悉心调解、普法教育,最终三个儿子决定每人每个月照顾老人,张大娘也能安享晚年了。”陈建国对记者回忆道。

  引导孩子树立是非观念

  除老年群体外,未成年人也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

  “前几年,我们社区的小朋友玩耍打闹时,总是有意无意地破坏到宣传展板,孩子们觉得这样的行为没啥大事。”陈建国对记者说,“但是,孩子的法治意识是从小树立的,每一个行为规范都应该被认真对待。小朋友们破坏展板,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实则反映出他们对公共财物和公共秩序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认知。”

  社区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教育活动,“我们在社区开展假期课堂,邀请律师来社区举办讲座,用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孩子们明白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可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孩子们不仅不再破坏展板,还会主动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这种转变让我们深感欣慰。我们也会继续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法治观念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陈建国对记者说。

  最大的民生最实的民生

  在党群服务中心的走廊里,记者看到很多法治元素的剪纸作品。“这是我最好的假期礼物了!”拿着“法治剪纸”的小朋友很是开心。

  假期临近,社区老年剪纸艺术团开展法治剪纸活动、书画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笔端的法治”。老艺人们将法治融入非遗文化,小朋友学剪纸的热情高涨,“老”人以“新”体验带领小朋友感受法治文化。

  “一老一小”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服务保障好“一老一小”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实的民生。采访结束后,陈建国对记者说,今后,社区还将构筑起线上线下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普法新格局,以法治力量倾心守护“一老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