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点击·
2024年,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法院在站前区社会治理事务中心“群众接待窗口”接待34案次、50人次,“人民调解窗口”主动调解、请求协助调解和指导调解处理纠纷173件,调解成功52件。
2020年,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法院在站前区社会治理事务中心开设“群众接待窗口”和“人民调解窗口”,几年来,这两个小窗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彰显了法院力量。“两窗口”的设立,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真实写照,打通了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公正效率 源头治理
看似平凡的调解工作,却凝聚了调解员的知识、能力、智慧,怎样“化干戈为玉帛”更是一门学问。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凌赤告诉记者,注重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要把化解矛盾争议的着力点向前段延伸,强化基层资源整合。基于此,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法院立足“法院+”的理念,厚积薄发深耕“人民调解窗口”,瞄准群众的5个诉求——“申请立案、要求再审、执行不力、申请补偿和赔偿、超审限未结案”,突出“老法官”的丰富经验,创新工作机制,设置群众接待窗口妥善处理群众来访,及时回应群众司法诉求,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落到具体实践上,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既解“法结” 又释“心结”
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法院群众接待窗口负责人何天明每日与群众面对面,凭借30年法院工作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矛盾纠纷。“用东北话唠家常,最管用!”站前区法院的“两窗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语言析法明理,热心解答群众疑惑,使来访群众心悦诚服。他们重点为来访群众进行判后答疑,帮助当事人更加准确、充分地理解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并对其他窗口受理的纠纷在调解处理上给予业务指导。通过及时有效的判后答疑,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关切和正当疑问,用心用情化解群众的烦心事,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司法的温度。通过耐心倾听来访群众心声,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充分表达自身合理诉求。群众的“火气退了”,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部门联动 协同共建
人民调解窗口对9类适合诉前调解的案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将法院案件分流到综治中心进行调解,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内如卫生、劳动、工商、物业管理等部门的行业优势,协助调解员解决涉及医患、婚姻家庭、劳动关系、消费者权益等纠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打造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站前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夏克超表示,多年来,站前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与其他部门形成治理合力,联动联调联处,努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推动矛盾争议多渠道、实质性化解,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