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丹东市公安机关开展“一标四实”工作,进行源头治理,民辅警走社区进村屯,采集信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巩固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这就要求民辅警具备较强的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对于年轻或者从事公安工作时间较短的民辅警来说,在开展社区警务时,时常遇到困难,有的人迈不开腿、敲不开门、张不开嘴,有的人说不到群众的心里。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公安机关“传帮带”优良传统,提升民辅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丹东市公安局决定从今年7月起实施社区警务攻坚,开展“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经验丰富的老社区民警重点传授“群众语言的使用、发动群众的方式、矛盾排查的方法以及群防群治的组织”等内容,全面提升基层民辅警攻坚能力,完善一线民警社区警务工作框架。
师傅尚书(右)在社区指导徒弟于禄(左)采集信息
老师傅带起新徒弟
在“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中,师傅根据社区警务的实际需要,每周都确定一个重点,通过微信给徒弟布置作业。同时,师傅还要徒弟汇报一周来做了哪些走访、遇到哪些问题、解决了几个矛盾纠纷、发现哪些隐患和新问题等,师傅还关心徒弟的身心健康,通过与徒弟谈心,帮助徒弟减轻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调整心态,使徒弟在警务攻坚中能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良好的战斗力。
老警收徒:退休之前传心得
当丹东市公安局党委公布“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实施方案后,在职和退休的民警纷纷报名,最终有117名具有丰富社区警务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退休民警担任全市各派出所社区民辅警的师傅。
“我带了8名徒弟。”丹东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一级高级警长尚书告诉记者,她曾经是社区警务支队支队长,从警40年,积累了丰富的社区警务经验,擅长通过法理和情感的多角度沟通来解决社区矛盾。在距离退休只有一两年的时候,她非常乐于担起“师傅”的重担,教给年轻民警们社区警务技能。前不久,她带着徒弟——临江边境派出所民警于禄化解了一起居民与物业的纠纷。
在走访物业公司时,尚书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说话就像聊家常一样,了解小区业主家庭情况、生活状况、经济来源、邻里关系等基本信息,教给徒弟如何收集社情民意,做好记录。尚书告诉于禄,日常工作要践行“群众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工作理念,真正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于禄告诉记者:“师傅带着我走访,让我学到了在处理社区矛盾纠纷时,要做好调查,不仅在法理上深入剖析问题,还应在情感上贴近群众,使得矛盾双方能够主动接受调解,达成和解。”
余热不尽:“铁嘴”功夫后继有人
王开新今年68岁,是这批被聘师傅中年龄最长者。他原是东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2016年退休后在东港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老王调解室”担任义务矛盾纠纷调解员。他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出色,大家都称他为“王铁嘴”。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海洋非常佩服王开新,这次“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开始后,张海洋立即拜王开新为师,王开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做社区警务的秘籍传授给张海洋。
今年8月,辖区居民于某报警称自己上初中的女儿小彤负气离家出走,民警经过追踪排查,查到小彤在一位朋友家,但小彤和朋友拒绝开门。王开新和张海洋到达后,隔门做两个女孩的工作,小彤的朋友才将门打开。于某见到女儿,情绪又激动起来。为防止父女矛盾激化,师徒俩倾听父女各自诉求,又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父女俩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父女俩理性沟通,重归于好。于某表示,今后一定注意与女儿沟通,遇事不再冲动。张海洋告诉记者:“师傅在现场调解时,很多改变当事人想法的思路和话语都是我想不到的,师傅对现场的把控十分到位,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我要用最快的速度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师傅申晓慧(右)带领徒弟张世博进社区入户走访
倾囊相授的经验和智慧
丹东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支队长金桥介绍,“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就是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赓续传承老社区民警经验智慧,采取“包所、收徒、授业”的方式,坚持“铁脚板+大数据”的理念,“传”优秀社区警务知识、“帮”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带”新警走入田间地头,力争实现“集百师之艺、强千警之威、护万家灯火”。
父子传承:入村调解更理解父亲
“有的纠纷调解中的‘死结’并不是当事人故意刁难,只不过各家有各家的愁。”“百名师傅”之一、原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汤池派出所民警杨春和谈到化解矛盾纠纷的难点时,对徒弟汤池派出所民警杨建东说。杨春和于2019年退休,是杨建东的父亲。杨建东受父亲的影响也投身警队,并且选择到父亲工作过的派出所工作。如今,两人既是父子又是师徒。杨春和用自己的经验和耐心,为儿子传授工作技巧和方法,带领着儿子深入村落,走访居民,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难题。
石岱村三组有两户居民因一棵树遮住光线发生争执,双方矛盾积怨很深,村委会多次协调未果。杨春和与杨建东知道此事后,父子齐上阵,从法、理、情三方面入手,不断寻求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处理了种种家长里短、居民求助,杨建东深刻体会到父亲的不易。他告诉记者,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他会想到,如果父亲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只要我们真心对待群众,认真为他们解决问题,就一定会得到老百姓最真诚的回应。” 杨建东以青春的活力和热情为社区警务工作注入了坚实的力量。
现场教学:全程“手把手”指导
前不久的一天,师傅——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八道派出所副所长申晓慧带领徒弟——本所社区民警张世博到辖区天后宫社区开展“一标四实”信息采集工作,主要针对辖区内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开展入户走访。
申晓慧从敲门入户到询问采集信息,全过程“演示”,这家住户打开门后看见是申晓慧,立马热情地询问有什么事情,得知是师傅带徒弟熟悉业务后,住户向张世博说:“小伙子,你得向你们晓慧所长多学习,我们社区的住户基本上都认识她,每次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会第一时间给晓慧所长打电话,她对我们老百姓都可热情了,每次都能尽力为我们解决问题。”这为徒弟张世博上了很深刻的一课。张世博对记者说:“当时,我就心想,今后一定要多在辖区内走动,多和老百姓交流。”在上午的走访结束后,回到派出所,申晓慧又教徒弟如何在网上录入走访时所采集到的信息,在演示后由徒弟开始操作,师傅在旁一一指导。
下午,师傅申晓慧又带领徒弟来到一家超市,示范对“九小场所”进行消防检查。在示范过程中,师傅再次耐心告知徒弟,不论是开展什么工作,首先是要用良好的态度面对群众,时刻要保持热情。随后,师傅又演示了检查中的各个细节,告诉徒弟检查的要点。
良性循环动起来
“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不仅激发了师傅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徒弟的发展进步,也提升了整个公安队伍的战斗力。老一辈民警在此次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也会从年轻民警身上看到未来公安队伍的希望。这样良性的循环亦是建设一支坚不可摧公安“铁军”的重要保证。
丹东市公安局副局长姜金利把自己称做是一名“草帽警察”。他说:“我曾经就是一名派出所里的普通民警,对走群众路线、抓好基层治安有深刻的体会。如今,通过‘百名师傅千名徒’这种形式开展‘传帮带’,让青年民警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构建和谐社区村屯、维护社会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12月初,又有一批业务优秀的民警被聘为“师傅”,又有一批民辅警得到了学习好经验的机会。自开展“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以来,丹东市公安机关排查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12月份,丹东全市“一标四实”信息采集量和准确度环比分别增幅为104.29%和25.03%,警情、治安受案、刑事立案环比分别下降19.99%、24.97%、39.36%。丹东平安创建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