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锦州市凌河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成功执行涤除邹某作为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登记事项,成为凌河区首例通过司法程序涤除法定代表人登记事项的案例。
邹某原系锦州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后邹某从该公司离职,从他处缴纳保险,不再具有成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基础和条件。离职后,邹某多次要求该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但该公司并未办理,邹某为保护个人权益,诉至凌河区法院。法院判令被告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锦州市凌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若被告公司未能在限定的期限内履行上述义务,则原告邹某有权到锦州市凌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涤除其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登记事项。裁判文书生效后,被告公司未主动履行,故邹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凌河区法院执行局依法向被执行人公司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要求其指定新的法定代表人,并立即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但该公司迟迟未进行办理。
“申请执行人邹某现在已经不再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一旦该公司陷入纠纷,邹某可能会被下发限制消费令,甚至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如果本案不尽快解决,申请执行人的正常生活将受到干扰。”为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执行法官深入研究了大量涤除公司法定代表人登记的强制执行案例,并多次前往工商登记部门与其沟通解决办法请其协助执行。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共同查询相关法律依据,最终研究出涤除法人代表登记的可行性。
本案是凌河区法院首例利用“强制涤除登记手段”成功执行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的案件,填补了当前法院关于法定代表人强制涤除的执行工作空白,化解了法定代表人卸任难题,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经验。
·小知识·
法院强制涤除通常是指在某些法律程序中,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强制性地要求从某项权利、登记或记录中去除或注销特定的信息或权利主张。这一法律措施主要应用于不动产、公司股权、知识产权等领域,旨在解决因权利争议、错误登记或非法侵占等问题导致的权利状态不明确或权利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