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细胞”建设满弓发力贯通市场监管“大动脉”——沈阳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于月洋 记者 张乐悦 | 发布时间: 2024-12-05 11:20

  市场监督管理所是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基石”,是市场监管部门履职的“前哨”,是市场监管队伍形象展示的“窗口”。近年来,沈阳市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下简称“两化”建设)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落实靠基层、落实到基层”的理念,做好基层“细胞”建设,延伸监管触角,实现末端发力、终端见效,联通市场监管“大动脉”,激发全面振兴新动能。

微信截图_20241205112030

苏家屯区采取“魔方条块结合”工作法,流转监管骨干培养执法多面手,壮大监管人才队伍。

  强化基层建设逐项定制解决方案

  为了确保“两化”建设落地见效,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事处成立了“两化”建设工作专班,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了112家市场监管所,对重点所更是进行了多次走访。工作专班在调研中,不仅充当政策宣传员、困难协调员、工作联络员,还积极担当调查研究员的角色。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工作专班对市场监管所进行了逐一“问诊把脉”,并为其定制了专属的解决方案。

  在市局“两化”专班的建议下,大东区二台子市场监管所从基础保障、履职绩效、党建引领、内部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整改,并成功将大东区打造的“12345”工作法推广至市场监管所。这一工作法,即“一个窗口优服务、两条路径明方向、三张清单定责任、四项举措抓落实、五项整治保实效”,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10月30日,从事冷冻产品经营的张新电话咨询营业执照办理事宜,由于不会网上申请,他询问是否有其他办理方式。大东区二台子市场监管所窗口受理人员仅凭其口述信息便完成了登记受理。张新在当天下午便领到了营业执照,对此他感慨道:“知道现在政府办事效率提高不少,但没想到这么高。特别方便我们这种缺人手、走不开的经营者。”

  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样板所学习

  在给出针对性方案的同时,市局还注重搭建平台,促进各区县之间的经验交流。通过树立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党建引领、日常内务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样板所,市局多次组织区、县局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以及点对点、所对所的学习提升活动。

  苏家屯区林盛市场监管所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表现突出,和平区南湖市场监管所在党建引领方面成绩斐然,浑南区高坎市场监管所在日常内务管理方面井然有序,沈河区风雨坛市场监管所在市场管理方面经验丰富。这些样板所的经验和做法被广泛推广和学习,有效推动了全市市场监管所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惠民利企服务始终作为首要任务

  在“两化”建设中,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将惠民利企作为首要任务。皇姑区华山市场监管所所长汤旭在得知沈阳市四十三中学食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后,立即协调餐厨垃圾回收公司解决问题,并给出了完整的食品安全优化方案。此外,他还被聘任为辖区内14所学校的“食品安全名誉副校长”,在宣传教育、落实包保责任、给出专业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一小”问题,“一老”问题也是沈阳市市场监管所关注的重点。针对保健品消费领域的投诉举报,南湖市场监管所积极与相关媒体和部门合作,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南湖市场监管所则针对辖区内广告类投诉量巨大的问题,打造了一个以“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为“四梁”、以“信仰有定力、队伍有能力、业务有实力、执法有效力、合作有协力、环境有活力、秩序有严力、保障有强力”为“八柱”的“四梁八柱”体系。通过与辽宁广播电台和辖区派出所开展深度合作,南湖市场监管所成功降低了广告类投诉量,从2022年的3000余件下降到2023年的883件,2024年截至目前共处理85件。

  建设进程

  自我加压 超额完成阶段任务

  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规划,2024年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等级评定指标的达标率要在60%以上。而沈阳市市场监管系统自我加压,预计今年将完成全市70%以上市场监管所的达标工作。其中,康平县、皇姑区、大东区更是喊出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100%通过达标验收。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佳标表示:“要不断夯实市场监管基层基础,筑牢市场监管现代化的底部支撑,奋力谱写全市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