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小路灯”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大安全”。日前,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在对涉案路段路灯改造情况进行回访时,得到了周边居民的点赞。唤醒“沉睡的路灯”,该院检察长信箱发挥了大作用。
今年6月,该院检察长信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经检察长接待,群众反映辖区内山南街道教工社区路段自2016年安装路灯58处,均无法正常发挥照明功能。至今年7月,周边居民多次拨打12345投诉热线、通过人大代表提案等方式反映该问题,均未能解决。该问题给居民夜间出行、车辆行驶带来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铁东区检察院检察长耐心倾听民意诉求后,对工作开展部署。
铁东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立即对该问题开展调查,通过询问街道工作人员、走访辖区居民、日间和夜间勘查现场、向相关部门调取证据的方式发现:该涉案路段路灯于2016年设立后,配套工程的照明线路未与市政电源有效连接,后续整改工程量大、难度高;照明缺失路段覆盖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周边住户3000余人。由于该区域夜间光线昏暗,视线不清,发生过多起交通事故,且由于多年未维护,部分路灯灯头破损严重、灯柱倾倒、电线外露,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铁东区检察院对该线索立案后,召集相关行政单位举行了公开听证,明确了负有主要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适时向行政机关送达了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履行职责。就案涉路段路灯多年不亮问题,铁东区检察院经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商定对原路灯杆进行加固维护,在其基础上增设太阳能路灯的方案,避免挖地施工、重接线路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及带来的工期长、费用高、安全隐患等问题。随后,行政机关组织人员预装部分路灯并测试效果,日前,该路段路灯及配套设施顺利安装完成。
为实现以点带面,推动类案受损公益修复,铁东区检察院通过“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调取辖区内照明问题的相关投诉数据,以数据赋能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推动行政机关开展辖区内路灯照明设施专项排查工作,修复点位20余处,并加强对全区城市照明设施的监管,建立健全照明日常管理、维修养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