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沈北新区法院舞蹈队:舞出精气神儿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关月 通讯员 杨丽俭 | 发布时间: 2017-07-14 08:54
  压腿、拉伸、挺胸收腹、扭腰转肩、腾空跳跃……每天午饭后剩下的半小时午休时间里,沈阳市沈北新区人民法院舞蹈队的队员们纷纷来到位于二楼的舞蹈室,换上舞鞋舞服,开始了每天的舞蹈练习。



《旗袍美人》扇子舞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是一支由8位女干警组成、平均年龄在43岁以上的舞蹈健身队,但从她们跳舞时轻灵的身形、柔美流畅的动作中,却蕴藏着不输小青年的热情与活力。她们中有精通民事审判业务的院领导、有办案和家事审判改革重任在肩的女庭长、有工作繁杂忙碌的办公室主任,有调研办案双优秀的研究室主任,有月结案30余件的女法官,还有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的心理咨询师。
  “几个人分工明确,我主要教授大家舞蹈,办公室主任常新担任班长,我们微信的舞蹈群就是她建的,监督队员打卡。杨丽俭是学习委员,我出差或外出由她带领其余学员复习学过的舞蹈,大家在这样的氛围里养成了良好的舞蹈习惯。”该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杨蓉芳这样对记者说。记者还了解到,有的学员从舞蹈队成立开始练舞到现在10个月时间已成功减掉10多斤的体重,身材被同年龄的姐妹各种“羡慕嫉妒恨”。很多队员感觉自身的关节和肌肉都结实了,不容易生病了,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年轻了。
  2016年10月,沈北新区法院舞蹈队成立时,8位舞蹈队员都是零基础,谁也没接受过专业训练。最开始,杨蓉芳自己从网络视频中学会了几支舞,然后教给队员们,一点点学、一点点练,足足用了一个月,才学会了这支傣族舞。一年过半,才能熟练跳齐10支舞。一转眼到了现在,这支舞蹈队已经能随着播放的音乐随时随地跳起熟悉的20余支舞蹈,融汇了芭蕾、藏族、秧歌、傣族、伦巴等各种风格。她们也从最开始跳舞时因肢体不协调而互相取笑,到现在被观看者称为“有范”的舞者了。
  记者了解到,让舞蹈队队员们一致认同的是:舞蹈让人心情愉悦,是舒解情绪的好方法。每月结案30余件的女法官李雪娜说,跳舞让她忘记了办案的疲劳和工作的烦恼,沉浸在音乐世界的快乐中。“一连几曲下来,我虽然气喘吁吁,脸红耳热,心跳加快,汗流浃背,但我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身体也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感觉浑身充满着活力,心里充盈着快乐!”
  “当前,全国上下群众性的健身舞活动蔚然成风,我院部分女法官为了增强身体素质,参加了舞蹈队,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现在,她们以优美的舞姿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以汇报,并希望有更多的兄弟姐妹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丰富文化生活,促进身体健康。”2017年沈北新区法院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说出了这段串词后,舞蹈队员们来到舞台上,给全院干警表演了《旗袍美人》这曲扇子舞,班长常新还为大家表演了独舞《纳木措恋人》。这两支舞蹈饱含热情,台下一位诗人观众诗人这样评价她们:“轻步曼舞像燕子伏巢,疾飞高翔像鹊鸟夜惊。”而这也体现了沈北新区法院努力推进文化建设的良好成果。
  杨蓉芳最后告诉记者,当前法官超负荷工作,办案压力居高不下,焦虑心态普遍存在,为缓解干警精神压力,调适干警情绪状态,该院开展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舞蹈队只是其中之一。组建这支舞蹈队,就是为干警搭建了这样的一个集健身、健美,提升法院干警文化素质和司法形象,促进法官文化交流的平台,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缓解办案压力,凝聚人气,提振士气,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到身心的放松和沈北新区法院这个大家庭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