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依托网格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年”活动
社区(村)网格是深化“平安本溪”建设的基础阵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即在社区(村)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社区(村)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并搭建社区(村)级信息化平台,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村级资源,强化社区(村)级智能,提升社区(村)级服务,从而实现社区(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这对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整体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溪市开展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年”活动中,全市3411个网格中的8000余名网格服务管理人员,立足“预防为主,调解在先”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网格员矛盾纠纷劝调职能,坚持把预防和调解贯穿于工作全过程,确保了各类矛盾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和介入,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支不可或缺的基层力量。

立新社区“指尖上的移动调解室”为居民化解了许多矛盾
网格内搭建平台
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积极作用
近日,本溪市溪湖区彩屯街道彩乐社区网格员到社区反映,说社区居民王大姐等6人正在社区里吵吵,说兴顺市场摊位占道经营,挡住了居民正常出行的道路,这给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刘俊玲和副主任孙凤岩马上把王大姐和居民请到了社区“家长里短”调解室。
居民王大姐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这条消防通道被堵,人员很可能受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前些天我婆婆突然病重,120车进不来,停在市场里,最后花了10多分钟由人工搬运出去的!”
附近的居民也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所以居民表示,这些摊位占道经营,甚至导致消防通道被堵的问题必须解决,希望社区能够出面与市场部门沟通及时进行整改。
社区了解情况后,刘俊玲马上与兴顺市场负责人王总联系,反映了情况。刘俊玲说:“市场经营是为了百姓购物需求,但是占用绿色通道就不对了,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你们一定要给小区留出一条安全通道,以便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救援。”
王总听后当场表态会把市场摊位合理规化,让出一条安全出口保证居民出行方便。最后,在社区沟通协调下摊位堵道事件得到解决。
针对当前社会新型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形势,本溪市各县区积极探索搭建网格管理员为主体,其他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的社会协同、公众联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架构、新平台。
除了彩乐社区的“家长里短”调解室,溪湖区彩北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平安议事厅”,彩屯街道办事处彩旺社区组建了“和事老”协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桥子街道办事处建起了“邻里家庭纠纷调解工作会”;本溪县观音阁街道办事处小市社区创建了由群众代表组成的“群众工作院”。这些群防群治自治组织主动担负起矛盾纠纷调解、治安信息上报、社情民意收集、信访代办服务等职能,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了来自基层的各类矛盾风险隐患,起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化解矛盾的积极作用,丰富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实现了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网格内速递信息
充分运用“平安辽宁”信息系统等平台数据整合功效
本溪市溪湖区河东街道立新社区成立了本溪市首家“指尖上的移动调解室”,社区工作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报社记者和200多位居民加入微信群,社区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在“指尖上的移动调解室”开展调解工作,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赢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社区居民通过微信群反映矛盾纠纷和有关诉求,社区党委利用微信群协调各方解决矛盾冲突,调解工作高速高效。
一天,家住151号楼的业主马先生向移动调解室反映,楼上的邻居洪先生家跑水殃及马先生家,但两家在维修和赔偿方面发生了争执,希望社区能帮忙调解。社区马上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洪先生家维修自来水管道,并通过微信群安抚两家的情绪进行调解,结果不到10分钟的时间,两家当事人就在网上和解了。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利用社区“指尖上的移动调解室”开展调解工作有很多好处,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上班族在工作中可以随时接受调解,居民不用跑来跑去,社区工作人员也不必亲自到现场,节省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避免了正面冲突,在移动调解室调解,由于当事人彼此不见面,大家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矛盾激化。此外,调解人员通过有趣的“微信表情”与发生纠纷的双方交流互动,丰富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手段和办法,使得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据了解,“指尖上的移动调解室”自运行以来,成功化解纠纷20余起,司法确认1起,提供法律咨询30余人次,推送各类法律咨询、法律信息300余条。
本溪市三级网格充分依托综治信息系统的科技优势,全面收集社情民意、矛盾纠纷、治安及安全事故隐患等各类信息,发挥网格员及时发现网格内矛盾问题、解决群众诉求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间的信息共享、互动交流、协同办理,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此基础上,本溪市建立了网格员三级微信工作群,网格员将各类矛盾信息逐级上报,及时汇总形成《本溪综治专报》,并对重点信息跟踪督查、推动化解。如平山区探索“互联网+”工作模式,积极打造多元化解网络信息平台,将各职能部门整合其中,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快速对案件情况做出科学判断分析,及时交办处置。
网格内招贤纳士
高效发挥专业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独特作用
为解决基层专业调解力量不足问题,本溪市积极探索“借力”促化解的有效途径。即在基层网格内聘请对法律政策比较熟悉、社会阅历丰富、在群众中有威望、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的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及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等“贤士”,发挥他们熟悉居民情况,对本地矛盾把得准“脉”,找得着“根儿”,摸得着“门儿”的自身优势,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家长里短的“小事儿”和因干群矛盾、征地拆迁等可能引发的“大事儿”。
南芬区南芬街道南山社区居民于某因在争取父亲监护权上与姑姑发生争执,社区干部多次出面调解均没有成效。为此,社区请来退休老法官王学武参与调解。王学武与社区干部一道为矛盾双方讲法释法,耐心劝导,最终双方认可了共同做为监护人的建议,这一争执近两年的矛盾圆满解决。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也使许多居民认识到学法、懂法、用法的重要性,并主动向王学武请教法律知识。
仅今年上半年,王学武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8件,化解集体上访隐患1件,成为当地居民的法律“活字典”、知心老大哥。
网格内源头化解
有效筑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第一道防线”
抓好社区里的小事情,才能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大文章。为筑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第一道防线”,全市三级网格对矛盾纠纷处置从“被动”变“主动”,关口前置,重心下移,积极探索出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新举措。
明山区新明街道办事处注重建“小机制”激发“大活力”,止“小纠纷”稳定“大环境”。新明司法所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建立了街道党工委负总责、司法所具体承办、社区分片管理、调解员责任到人的四级调解工作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采取“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实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到实处。
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党委以治安防控多元化解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核心,巧用人民调解网、行政调解网、司法调解网开展调解工作,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形成了乡村稳定和谐、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