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丹东“三个聚力”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 促对话免对抗 化争议解心结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史建丹 本报驻丹东记者 王大海 | 发布时间: 2024-08-30 10:42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丹东市行政复议机关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厘清各行政复议机构的工作职责,广泛宣传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将调解寓于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采取案前矛盾化解、案中排查调解、案后答疑解惑的方式,促进行政争议解决。不断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聚力前端化解

  打好源头“化解牌”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后,行政复议案件数增量明显,丹东市行政复议机构秉承“抓前端、解心结”的思路,采取预立案的方式,在案前与行政机关形成“预立、即时、对话”联动联调机制,在案前搭建沟通平台,协调行政机关第一时间与申请人进行沟通,使复议双方“从对抗走向对话”,真正解开心结,化解争议。

  前不久,李某来到丹东市行政复议中心申请行政复议。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案情后,第一时间与被申请人进行沟通,同时释法明理,力争促成案前调解。“我们刚才为你分析的案件情况和法律法规,你也可以通过无人律所再次咨询线上律师,听听他们怎么回答,你可以更放心。”工作人员向李某说。申请人在使用无人律所咨询后,律师的答复与复议工作人员分析案件的角度和法律法规的适用基本一致。申请人很快打消了心中的疑虑,经工作人员释法明理,申请人对行政机关应当和可以信息公开的范围有了正确的理解,从而实质性化解了一起因对法律理解不同而引起的行政争议。

  “调解介入时,案子还是‘热乎’的。可以尽快帮当事人理清思路,避免在无头绪的‘投诉’中导致情绪‘发酵’,将事情拖大。”丹东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一科负责人刘康表示。年初以来,丹东全市共计案前化解行政争议79件。其中,市级行政复议机构案前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34件,实际立案受理63件,大量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化解,有效缓解了复议和诉讼办案压力。

  聚力多方联动

  打好案件“质效牌”

  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加大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和解工作力度,丹东市深化协作配合,多方联动凝聚合力,努力实现行政争议和谐高效化解。

  深化府院联动,与法院共商深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配合工作机制,采取信息共享、联动调解、同堂培训、监督协作等方式,提升案件的审理质效,与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丹东市铁路运输法院共同化解多起行政争议,今年以来,共计联动调解行政复议案件7件。

  深化复执联动,行政复议机构将复议案件中发现的行政执法问题及时反馈给行政执法协调监督部门,实现对丹东市行政执法行为点与面的监督覆盖,充分发挥复议“事后”监督与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事前事中”全流程监督作用,坚决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深化复政联动,与市政府政务公开办建立案情通报、交流征询、观摩旁听等制度,指导和规范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透明度。通过各部门联动联调、联合监督等措施,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确保行政复议决定切实可行、稳妥可靠。

  聚力惠企助企

  打好复议“便民牌”

  为践行“行政复议惠企利民·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丹东市司法局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护航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涉企行政复议工作,在企业聚集地新区(合作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行政复议涉企服务点”。针对涉企案件实行全流程服务,建立“案前容缺受理+案中听证讨论+案后回访答疑”工作机制,满足企业需求,实现了“企业少跑腿、复议不出区”的效果。

  凤城市司法局主动将涉企行政复议服务送上门,领导干部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先后对某增压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宣讲行政复议便民利企举措,提升了企业对行政复议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增强了企业在权益保障上的参与感、获得感、安全感,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外,丹东市行政复议机构通过建立“简案快审、类案量审、繁案精审”机制,科学调配和高效运用行政力量,实现办案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践行高效便民的复议职责,大幅缩短简易案件审理时限。

头题图

丹东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向企业负责人介绍行政复议便民利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