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本溪市明山区司法局新明司法所所长唐东
开栏语:
前不久,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志敏在本溪调研司法行政工作时,对明山区新明司法所所长唐东的工作事迹作批示:“我们要在司法行政系统塑造培养像唐东这样的党员干部,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不懈努力,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司法厅领导对基层司法工作的关心关注,更有对基层司法工作的期许。
记者在日常采访中,经常能够接触到基层司法所所长,其中,女性司法所长所占比例不在少数。可以说,基层司法工作正是“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面对繁重的工作和随时到来的矛盾问题,女性司法所长承担了更多的不易和压力。为了更好地宣传我省女性司法所长,本刊即日开设“巾帼司法”栏目,采访那些鲜为人知的基层女司法所长的故事。

【荣誉榜】
唐东先后5次荣获省、市、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荣获“辽宁省司法厅防矛盾激化先进个人”奖,2015年被评为“本溪市社区矫正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她的带领下,新明司法所先后4次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
说起唐东,本溪市明山区新明街道的居民都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女司法所长了不起!”“了不起”既有时间概念上的“16年坚守”,也有地理概念上的“六个社区一个村”。唐东上任之初就把辖区摸个透,逐渐把聚居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且流动性强的地域变成了平安街道、和谐街道。到底这16年,唐东都做了啥?带着疑问,记者走近了这位巾帼司法。
她是当事人最信服的人
新明街道地处本溪市城边,在16年前,这里老旧小区多、居民问题复杂、街道存在一定的矛盾问题。
彼时,唐东刚刚调任到新明司法所,初次接触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唐东首先绷紧了“认真”这根弦。“只有注重化解小纠纷,才能够稳定大环境。”这是唐东常说的一句话。所以,唐东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时刻坚定“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理念,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新明地区的居民看来,新明街道乱就乱在异地搬迁的居民较多,社会转型期的大量矛盾纠纷都聚集在此,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涉法、涉诉信访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时有发生,对这些案件的处理往往既棘手又关系重大。多年来,唐东在调解每一起纠纷时,都是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双方当事人横眉怒目来,携手并肩去,收到了化干戈为玉帛之良效,使矛盾双方当事人都心悦诚服。
2016年初,唐东再次出色地调解了一起纠纷。
峪东社区一公寓由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原因造成弃管,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部分居民甚至把问题反映到省民心网,成为了督办案件。
唐东告诉记者,再大的矛盾只要经过合情合理地调解,都能得到化解。为此,唐东克服重重困难,一面引导涉法信访群众采取合法的途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一面无数次往返于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协商沟通。经过她的努力,最终化解了矛盾,问题得到了妥善地解决。
让人信服,成为了老百姓对唐东最直接的印象。据了解,多年来,在她的带领和参与下,新明司法所调处各类民间纠纷711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6%。
她是社矫人员最亲的人
在很多人看来,女司法所长能处理好日常事务,但对于刑满释放或社区矫正人员则可能存在“压不住”的情况。在新明司法所,唐东独辟蹊径,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巧妙地化解了工作中的这一难题。
在唐东的办公室,一本“交心日记”映入记者眼帘。几乎每天都有记录,而她的每篇日记都不是泛泛而谈,既有故事,又有内容。唐东也正是靠着这本日记,创新了社矫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王玲(化名)是新明司法所在矫人员,因为职务犯罪从单位领导变成了社区矫正人员。她觉得自己的身份落差很大,颜面扫地、无脸见人,入矫后情绪低落、怕见熟人,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圈子,精神忧郁。
针对王玲的实际情况,唐东在接收后,细心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矫正方案。一方面积极与其谈心,加强心理疏导,掌握思想动态,随时“对症治疗”;另一方面积极动员她的亲人朋友给予她关心和帮助,实行“亲人帮教”。
王玲感激地说:“是新明司法所让我感受到了我还是被尊重和关怀的,我一定要放下思想包袱和顾虑,改变观念、重树信心,积极配合社区矫正工作,重新做人。”
7年来,在唐东和同事的努力下,新明司法所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63人,无一人重新犯罪,为地区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她是坚定的普法宣传者
在常人眼中,像唐东这样的女司法所长已经十分尽职尽责了,但唐东却常说:“搞好法治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是保一方平安的前提,也是遵纪守法、弘扬社会正气的前提。”
培养普法骨干,不但让唐东工作好做了,也让司法所在老百姓心中提高了知名度。唐东利用普法骨干指导各社区(村)的机会,举办了54期次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学理论专题讲座,对200多名普法骨干进行全面系统地培训,丰富了他们法律专业知识、改善了工作方式和方法。
唐东始终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政府决策当好法律顾问和法治参谋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力求把法律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最深处”,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唐东的带领下,新明司法所先后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供法律咨询50多次、做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2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决策失误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同时,在征地补偿、宅基地使用和农民权益分配等方面,司法所提前介入,为当事人提供相关法律咨询,为“平安新明、法治新明、和谐新明”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为满足不同群体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她提出创新和拓展法律服务渠道,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发放便民联系卡等方式将法律服务延伸到“社区最深处”,实现了法律服务全天候。对于有特殊法律援助需求的群体,她坚持特事特办、新事新办,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需求,避免群众“维护权益无门、寻求保障无路”现象发生,并为弱势群体减少诉讼成本。近年来,先后免费给居民提供法律咨询1080次,办理非诉讼调解案件798件。
她是不为人知的女强人
如今,新明司法所闪光点颇多。前不久更是受到省司法厅厅长林志敏的表扬和批示。可了解唐东的人都说:“新明司法所如今的摊子都是她一手创出来的。”
一直以来,新明司法所人员编制少,唐东就“身兼数职”,像登记入户、调查建档、整理材料、定期回访等工作,她都亲力亲为。2012年春天,唐东的父亲查出了胃癌急需照顾,她儿子也恰逢中考,当时她正在为迎接省检而忙得抽不开身,在工作和亲情之间,她毅然绝然地选择了前者。
多年来,她潜心研究,总结出基层司法工作的“六心三用”工作法。“六心”即:受理纠纷要热心、说服教育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评判是非要公心、矛盾调解要细心、严格把关廉洁心;“三用”即:用正气鼓舞人,用诚心感化人,用行动影响人。成绩的取得源于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她用扎实的工作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和领导的赞扬,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党的根本宗旨,向人们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干净、担当。
这就是本溪市明山区新明司法所所长唐东,一名平凡的基层司法所长,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时时牢记自己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老百姓的利益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使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做一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