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的寒暄,按照约定好的时间,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石运胜如约出现在记者面前,并直接切入了采访的主题。
今年刚过不惑之年的石运胜在从检8年中,不畏艰辛,勤学苦干,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侦查员、反贪骨干。同时,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石运胜主办和参与查办有影响的反贪大案、要案34件49人,在反贪的道路上留下了一道道闪光的足迹:先后获得省检察院通令嘉奖、丹东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丹东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创业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我‘入行’挺晚的,2005年我先考的丹东市工商局,四年以后,我才又考的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一直在反贪局工作至今。”
“我的志向就是做一名主持公平正义的检察官,我必须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运筹帷幄打赢心理战
2014年,石运胜被抽调到省纪委“10·30专案组”。他的办案“对手”可不普通:当过地方“主官”,干过司法领导,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这个犯罪嫌疑人在被“双规”前,就开始做“财产转移”“与证人串供”“销毁证据”等一系列应对准备。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问题不是沉默不语就是百般抵赖,甚至用“自杀”相威胁。石运胜和专案组的同事不愠不躁,在较量中,犯罪嫌疑人言谈举止中的每个细节,石运胜都认真做了记录。
审讯过后,石运胜会独自对照笔录回忆审讯场景,寻觅犯罪嫌疑人言语中露出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分析供证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制作出详细的对比表,研究出下一次讯问的策略和方向。
最终法院认定该案犯罪嫌疑人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968.96万元、美元6万元,判处其无期徒刑。
越是艰险越向前
面对身患传染病的犯罪嫌疑人,身为共产党员的石运胜说:“这个案子我来审!”
2014年末,被从国外追逃回来的犯罪嫌疑人宋某身患肺结核,为避免传染,医生要求他戴口罩接受讯问,并要求审讯他的检察官要与他保持距离防止传染。石运胜主动请缨:“这个案子我来审。”
审讯开始,宋某把口罩当成护身符,时而喃喃自语,时而闪烁其词,意图蒙混过关。见此情景,石运胜知道不摘下他的口罩、不扒下他的伪装,就不容易攻下他的心理防线。但摘下他的口罩面对面,就有被感染上肺结核的风险。石运胜没有犹豫,厉声道:“请摘下你的口罩回答问题!”边说边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宋某面前。宋某吓了一跳,知道碰上了“硬茬”,只好摘下口罩老实地供述问题。
事后,专案组的同事问他:“你不怕被传染上肺结核?”石运胜嘿嘿一笑:“当时只想着怎么拿下这个案子,来不及想其它。再说,身为一名检察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犯罪嫌疑人,都应做到无畏无惧!”
打铁必须自身硬
石运胜常提醒自己:“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所以,干反贪8年,他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2013年,在办理于某受贿一案时,于某的司机悄悄把石运胜拽到一边,说是于某身体有病,要给他送些平时服用的降压药。石运胜请示领导同意后,便与另一名侦查员一同去取药。
当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该司机在交给石运胜装药品的袋子时,偷偷把一枚金戒子塞到他手里低声道:“请对我们领导多关照,日后重谢。”
黑暗中,如果石运胜悄悄地收下揣进兜里,那很难被发现。但石运胜不但没这样做,反而厉声训斥:“你这是干什么?我们正在办案。”吓得司机赶紧收起戒指灰溜溜走了。
办案中,石运胜时常会碰到这种“送礼”的事儿,每次他都毫不留情地当面拒绝。他说:“咱干反贪的如不检点,那比贪官还可恨! ”
工作忘我意志坚
近几年,作为反贪骨干,石运胜参与办理的大多是上级院交办的外地案件。由于长时间出差在外,家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旅店”。这家里家外受累的事儿,几乎由妻子一人包揽。
石运胜自己又由于过度劳累和水土不服等原因,患上了严重的湿疹,奇痒难当,常常在睡梦中被“痒”醒。
妻子心疼地劝道:“你找领导要求换个不出差的岗位,你若不好意思我去说!”石运胜道:“我是因为热爱才选择检察工作的,吃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就这样,石运胜不但带病坚守在反贪办案一线,还常常“5+2”“白加黑”。“当下,虽然要求按规定休息、休假,但作为反贪侦查员,一办起案子,哪个不是没白没夜没假日的超负荷工作呢?”石运胜如是说。
后记:“能够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中,能够为国家反腐浪潮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是人生之中何等的幸事!”记者的脑海里频频浮现石运胜在采访结束与记者握手时说的这句话。是呀,他真的做到了因为热爱而忠诚,因为忠诚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