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声音
本案中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不仅是对法律的违反,也是道德诚信层面的缺位,对于此种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彰显法律的公正与威严,进而助力促进社会形成尊法守法、诚信履约的良好风尚,维护法律秩序与社会稳定。
——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 卢溪阳
8月12日卢溪阳法官(左三)一行找到刘某工作地点了解情况
“手势比划+执笔写字”是这场执行的沟通方式,比出一个“谢谢”的手势,聋哑申请人董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近日,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卢溪阳办理了一起申请人为聋哑人的交通事故赔偿执行案件,“虽然听不见她的声音,但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急迫、对生活的坚持和对法院的信任。”卢溪阳秉持善意的执行理念为董某解决了难题,让她拿到了“真金白银”,也为“无声者”一家送去了正义和希望。
“人间蒸发”的被执行人
时间回到2020年9月,一场交通事故让这个三口均为聋哑人的家庭日子过得更加拮据。
刘某与董某分别驾驶电动车,在和平区新华路南七马路发生交通事故,董某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某承担全部责任,刘某当场曾承诺承担赔偿,之后却玩起了“人间蒸发”。
董某诉至法院后,经和平区法院审理,判决由刘某承担董某的医药费、护理费等共计8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刘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故董某申请强制执行。
“经立案执行后,我们向刘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限制消费令,他依旧逃避责任。”卢溪阳告诉记者。
异地联动找到“消失的他”
考虑到申请人董某现实生活的困难,卢溪阳积极通过异地联动执行查找被执行人线索,破解找人难题,其与刘某户籍所在地法院——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取得联系,并带着执行组成员于8月7日奔赴400公里外的喀左县,通过到访喀左县水泉乡老杖子村村委会了解到了刘某的详细家庭住址。
执行组三人前往调查,发现刘某家中只有其母亲一人,其母表示对案件并不知情,卢溪阳讲述案情经过后表示,该案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并告知刘母其儿子拒不履行判决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要求刘母配合执行与刘某取得联系。
思忖再三,刘母将有效联系方式交给了卢溪阳,电话那头的刘某态度良好,表示愿意还钱,并向卢溪阳发送了现工作地址,法院传唤其于8月12日到和平区法院执行局处理该案件,“消失的他”找到了!
8月15日 卢溪阳法官(右二)组织双方调解
面对“又耍赖”法院“动真格”
“回到沈阳,我这心里就不托底,刘某12号不来咋办?”卢溪阳等人返回沈阳后,为了让案件尽快解决,不让申请人的希望落空,利用周末时间多次与刘某及其父母、律师联系,要求其明确履行金额及时间,并告知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也未向法院如实申报其个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可能面临限制高消费、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拘留、罚款以及涉嫌拒执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等惩罚。每次联系,刘某及家人均表示正在努力筹措资金。
8月12日上午,董某与其亲友早早来到法院等待与刘某协商,可刘某再一次玩起了失踪,不仅其电话“无法接听”,其父母与律师电话均“无法接听”……做好了两手准备的卢溪阳立即前往刘某的工作地点——康众汽配沈阳和平仓查找,该店经理魏某向法官表示,刘某早上通过钉钉办公平台请假,没到店里上班,卢溪阳向魏某了解到刘某的每月收入为3000多元这一情况。在确定刘某具备偿还能力后,卢溪阳继续与刘某及其父母、律师联系,强力督促履行,刘某父亲表示一定尽力偿还。
最终,法院将第二次传唤刘某的时间定于8月15日。
2天内欠款全部履行到位
“对不起,我代表刘某给你道歉了……”8月15日,“躲了”3年终于露面的被执行人一方终于出现了,刘某的父亲现身和平区法院执行局的第一时间,就对着董某深深地鞠了一躬。
“带了四万五,就这些了,实在是困难。”刘某父亲此话一出,似乎在表明某种解决问题态度,当卢溪阳通过文字告知董某后,董某着急地比划起来,考虑到董某的生活困难,卢溪阳继续做双方工作,“你应该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他才20多岁,还很年轻,不能背着被执行人的身份过日子……”一番话语重心长、推心置腹,“家里尽快卖牛!”刘某父亲咬咬牙,给出了新的承诺。卢溪阳通过文字与董某协商还款方案,最终董某同意分两笔履行还款义务,当场履行5万元,3日内将余款3万元履行完毕。
谁知,第二天,刘某父亲就将筹集到的余款汇入了法院账号,至此,该案执行完毕,双方案结事了。
“谢谢!”申请人董某高兴地比划着,与董某打交道这段时间对手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卢溪阳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