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从一份“乌龙投诉”说起——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群众二三事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李实华 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4-08-16 10:34

  ·数据说话·

  5年来,本溪全市两级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452件,涉及农民工3351件、残疾人347件、老年人1008件、妇女1824件、未成年人435件,共接听“12348”法律服务热线来电21000余人次,接待来访40000余人次。

  “乌龙投诉” 讲述贴心服务

  近日,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在省“12345”平台上收到了一份“投诉”。

  投诉内容是这样的:“我到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我的劳动争议问题,接待我的是个戴眼镜的小伙子,非常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并设身处地为我着想,我非常满意,也非常感动。感谢这位律师,谢谢!”

  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投诉人”吴先生进行了电话回访。原来,前不久,吴先生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他当时心很急,态度也不太好,但值班人员吕律师细致地解答了他的问题。可是,本想表达感谢的吴先生由于操作失误,将以上内容提交到了投诉栏里。

  这样一份“乌龙投诉”,展现了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日常一幕。

  老年人耳背,工作人员把法律政策解释写在纸上与其交流;农民工辛苦钱要不来,工作人员自掏腰包为其支付饭钱;残疾人腿脚不便,工作人员搀扶其出门并提供上门服务;弱势群体遇到问题不知向谁求助,工作人员帮助其与相关部门沟通……这,就是本溪法律援助人的常态。

  真情调解 父子放下仇恨

  “我活不了了,没有退休金,孩子也不管我死活!”一天,一位徐姓老人来到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一进门就坐在了地上。

  工作人员连忙把老人搀扶到椅子上。原来,徐某年轻时离异,有一子在大连定居。他患有脑血栓等疾病,虽有低保待遇,但不够支付看病费用。他想让儿子支付他一些生活费,直到年满60周岁享受退休工资待遇,但多次与儿子沟通均遭拒绝,所以想通过法律援助渠道帮助他打官司。

  当天,工作人员就与徐某的儿子小徐进行了电话沟通。小徐说,“我之所以不管他,是因为他在我小时候就和我母亲离婚了,一直没管过我,现在年龄大了,又回来找我养他,我才不会管!”工作人员当起了人民调解员,耐心开导,让小徐放下了心中芥蒂。

  最终,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这对父子在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见面了。老徐悔恨不已,哭着说很对不起孩子。看到多年不见的父亲苍老的模样,小徐也动情地流下泪水,并一次性支付了一年的生活费。

  给力援助 争取赔偿十余万元

  务工人员张某某被私家车撞倒,经诊断为左双踝骨折,肇事司机垫付两万元费用后,便不再支付治疗费用,张某某及其亲属多次联系车主及保险公司要求赔偿未果。去年3月,张某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因被告车主只投保了交强险,起初,张某某对所获赔偿数额没抱太大希望,表示只要能拿到垫付的医疗费就行,对于代理律师为其申请司法鉴定及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鉴定表示不理解,多次打电话抱怨,要求律师尽快帮其与法院沟通,让其早日拿到自己支付的医疗费。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与代理律师沟通,并共同向张某某耐心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及各种鉴定的目的。

  就在庭审前一天,代理律师了解到最新交通赔偿数额标准已经公布,即刻将已经准备好的诉状重新修改,用最新的赔偿数额开庭应诉。最终此案以调解结案,各项赔偿总计14万余元,超出张某某预期赔偿数额十多万元。

  拿到交通事故赔偿款后,张某某送来了锦旗,激动地说:“感谢法律援助,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多年来,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两次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省妇女儿童维权示范岗”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