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右)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海城市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聚焦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这一主要任务,把握时代方位,重点围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着力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政法机关
党的政治建设,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努力探索具有海城特色“新突破”社会治理模式。
辽宁法治报: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海城市是如何整体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
王巍:海城市紧紧围绕平安海城建设目标,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落实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等一系列管用措施,前移关口、压实责任,着力在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上下功夫,推动形成镇村主责、企事业单位同责、市级统筹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生动局面。同时,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应用大数据治理,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档升级,在“硬设施”建设和应用方面有力支持和保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辽宁法治报:基层矛盾纠纷涉及方方面面,海城市是如何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针对性、指向性和时效性的?
王巍: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推进“涉婚姻家庭矛盾及财产纠纷多元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涉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专项行动”,开展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分类建立涉婚姻家庭类、外来人口类、校园周边类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控;完善市、镇(街)、村(社区)三级调处机制,建立初次调解负责制度和调解回访制度,实行“3天内首次回访、30天二次回访、3个月三次回访”,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得了、管控得住、处置得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全力打好平安建设主动仗。
辽宁法治报:海城市在法治建设工作中,有哪些典型的经验做法和亮点工作?
王巍:坚持把加强法治建设、做好法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相继建立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法院诉前调解中心”“周晓龙警务室”等法治阵地,培育了“检护海棠花”品牌,组建了“矛盾纠纷化解专家库”,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机制有机衔接,不断提升我市法治建设和法治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