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而居。学区房对于家长来说,绝对是关乎自己孩子命运的大事,马虎不得。但是学区房数量有限,价格又是年年攀升。家长们千挑万选、砸锅卖铁终于买到了学区房就真的能让孩子顺利入学吗?
买了学区房不一定能上名校
原定的学区更改、房地产开发商的虚假宣传、买的二手问题学区房等,由学区房引发的纠纷近年来可谓数不胜数。
案件回顾一:法院无权判迁户口
2013年,吴先生购买了徐女士名下一套学区房。两年后,吴先生在给孩子办理落户时,发现房本上还有刘某一家五口的户籍。更关键的是,其中还有一个跟他小孩差不多大的儿童。然而,徐女士并不认识刘某,更无法将他们的户口迁走,吴先生只好将徐女士告上法院。法院判定,徐女士履约存在瑕疵,构成违约,但不支持吴先生的迁户诉求。
法官说法:户口迁移其实是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的职权,不属于法院民事案件处理的范围,即法院无法判决迁移户口,只能追究卖房人的违约责任。
在现实情况中,建议买家在合同里约定按日索赔违约金。如约定卖家如果晚迁出一天,就需要赔付房价百分之多少的违约金。按照学区房的房价来计算,有这样的条款来约束卖家,卖家就得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实力承担每天几百或者几千元的违约费用了。因此,提醒所有学区房买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金的赔偿条款非常重要。
案件回顾二:遇违约可索赔差价
在二孩妈妈王女士的计划里,为让女儿茜茜能上一所好学校,自己打算卖掉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购买某学校附近一套60平方米的学区房。可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将唯一的住房卖出后,学区房卖家却经不住水涨船高的利益诱惑,在已签订售房合同的情况下要求加价,否则就毁约。无奈之下,王女士一纸诉状将卖家告上法庭。
法官说法: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由于房价攀升,如果卖方不愿再以合同约定价格出售房屋、明确拒绝出售房屋,此时,如房屋买卖合同仍有继续履行的可能,建议买方以卖方违约为由请求法院判令卖方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或以卖方违约为由诉请解除房屋买卖合同,要求卖方返还定金,赔偿包括差价在内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要依法追究恶意违约人的违约责任,提高其违约成本。由于卖方恶意违约,拒不履行合同义务,可以判令其赔偿损失,为买方提供充分有力的司法救济。如果买方提出继续履行合同的诉讼请求,合同也有继续履行的可能和必要,可以判令继续履行合同,同时对违约方判处违约金,维护正常的房地产交易秩序。
投诉案例:开发商的文字游戏
日前,沈阳的吴先生向本报投诉称:因为小孩即将念小学,他精心挑选了一套新房。看中那里的原因是开发商主打学区牌。
“宣传资料以及楼书上都写明,‘相邻××小学’。”沈先生说,当时就看中这一点,买下了一套小户型精装修房子。可是交房后,实际的学区却不是开发商当初宣传的那个小学。“开发商给我们的解释是相邻学校,又没说是那所学校的学区。”吴先生说,开发商的这个解释,他们肯定是不满意的。随后,吴先生决定联合100多位有相同遭遇的业主,走上了诉讼的道路。
不过律师了解情况后表示,开发商的文字游戏玩得有点“高”,奥妙就在于这“相邻”二字。业主想当然认为既然邻近就必然是学区,但法律却往往只能支持开发商的解释——“相邻”只表明了地理概念,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学区承诺,所以走司法途径也许正是开发商目前最愿意看到的情形,但这种所谓的“高”却让业主们欲哭无泪。
沈阳为学区房“降温”
教育部多次提出鼓励地方多校划片,给学区房“降温”。由此可见,学区房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程度,当实现多校划片入学后,过去买学区房就能上这所学校的事情,今后则未必。
今年5月4日起,沈阳市和平区将承担义务教育的32所中小学组建成11个教育集团,其中小学分为七大教育集团。据记者了解,优质校集团化办学是和平区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事实上,集团化不是简单地合并学校,而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这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来说,就是引进优质资源;而对教基础较好地区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对于家长比较关心的学区问题,实施名校集团化主要是在干部教师交流和教育教学上有动作,学区划分则不受影响,原则上仍按上年执行。
居民家庭单独购买新建商业用房超过50平方米,或新建办公用房超过80平方米的,可以办理落户。购房人子女可选择该商业、办公用房所属区域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按学区内生源办理入学手续。
学区房到底该怎么买?
购房前要了解教育部门发布的择校政策以及学校片区规划的决定,最好咨询到关系学校片区划分的多个机构,房屋如所在附近学校招生办、所属街道办、当地派出所甚至教育主管部门等。弄清楚现已入住楼盘业主的直系子女拥有的是优先入读权还是免试入读权,有无时间限制。
每个房地产项目对于学区的承诺是不同的。虽然很多房地产项目有学区,但是细心的购房者会发现,在询问具体入学细节时,开发商的说法会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凭借购房合同可以上学的,并不需要迁入户口。这种情况的学区房主要为两类,一是为开发商同学校之间达成协议,其业主可以入学;二是为开发商自建学区,具有较高的话语权,业主的直系子女可以直接入学。这两种情况中,第二种的可靠度更高,毕竟学校为开发商所建、学校就在园区内或园区旁,变数较小。第二种是需要将户口迁入,达到居住年限之后,方可入学。这便是普通意义上的根据户口划分入学,其可能存在的变数,请见上方的第一点。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沈阳分所律师蒲伟建议,由于购房合同由开发商单方制作,在权益的衡量上会倾向自己,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认真审查合同相关条款。
认清分校、合作校字样
目前,由于家长们对名校的需求量之大、渴望度之高,越来越多的分校、合作校出现了。沈阳市和平区推出了教育集团的概念,全区的学校都成为了名校,其他区也逐步开始效仿。
这些分校、合作校的师资力量、管理水平都是需要家长自己考察和衡量的,毕竟优势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提升的。所以,对于各个带有名校头衔学校的具体情况,家长们也需要做出自己的评估与判断。
房子第一,学校第二
买房最重要的还是房屋质量、小区环境、物业服务等“硬件”,而学校配套这一“软件”给房屋的加分也应仅仅是一小部分。所以,房子本身好不好是最重要的,有没有学校是其次,不要因小失大。
无法迁户口的要注意
如果购买二手房的话,前任房主的户籍一定要迁出,建议购房者在交接前确认好这类信息,以免影响落户。如果原房主户籍不迁出,购房者就无法给孩子落户口,可能会耽误孩子入学。
必须量力而行
一些二手学区房要求一次性付款,巨大的购房压力会使一些希望购买学区房的普通家庭不堪重负。所以一定要慎重购买,不要影响日后的生活。另外,购房者也要注意购买二手房是否受时间限制才能让孩子入学。
切勿太过心急
名校之所以出名是由于其教育水平高、配套设施好。但每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发展情况并不是一致的。
就拿沈阳市和平区来说,曾经的南昌中学、126中学在众多初中之中处于一般水平,但是两所学校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成为和平区家长们趋之若鹜的名校。而曾经的名校们,有的已经被合并,有的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
所以在选择学区房时,家长一是不要凭借自己求学时的经验,二是不要提早太久。超前太多购买的学区房,也许当时的房价更低,但是学区变更的风险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