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通水”又“通心”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张莹 本报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24-05-23 09:47

  ·核心速读·

  因漏水问题无法解决,一楼居民关闭水阀导致楼上断水一年半。法院接到立案申请后,法官与特邀调解员带领双方互相“参观”,倾听双方苦衷。签订调解协议后,法官还承诺将帮忙沟通协调后续问题,将矛盾纠纷彻底化解。

法官到居民家查看情况。

法官郭晓宁(左)到居民家查看情况

  日前,沈阳市苏家屯区某街13号楼一单元的居民一大早就在楼下等待,脸上露出期盼又忐忑的神情。“听说今天法院的法官到咱这儿来现场办公,断水一年半的事儿可算能解决了!”“能不能解决还不好说呢,这事儿拖这么久了……”这是居民们第一次参加人民法院的诉前调解,看到社区“三零”工作室的特邀调解员林义才和法官郭晓宁一起走来,他们纷纷聚过来迎接。

  郭晓宁是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具有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3日前,立案庭接到13号楼一单元某住户的立案申请,要求一楼住户打开总水阀,恢复全单元供水并赔偿因断水产生的损失。

  经郭晓宁了解,该小区是六层楼的老旧小区,因公共水管老化,一单元一楼住户家中经常漏水,造成地板、家具等财物损失。该住户多次要求楼上住户均摊损失7500元,但因赔偿数额达不成一致而产生积怨。前年年底,一楼住户将家中的单元总水阀关闭,导致楼上住户断水长达一年半。

  “根本不是我家漏的,凭什么让我赔偿?”“赔偿7500元,钱太多了!”

  郭晓宁按照纠纷症结确定了调解预案,并尽快约上社区“三零”工作室特邀调解员一同到现场做全楼居民的工作。

  “民法典用整个一章‘相邻权’专门来讲邻里关系,就是为了让相邻权人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到现场后,郭晓宁先是对所有住户进行释法析理,在大家的认同下,他们一起到住户家中走访。看到一楼住户家中损坏的地板和家具,楼上储水用的瓶瓶罐罐,他又适时地劝说道:“各位邻居,漏水不是大家的过错,但是大家都产生了损失,生活不便,老人小孩也跟着吃苦。能不能互相理解一下,先把供水恢复了?”在他的悉心调解下,终于达成了楼上住户为一楼住户均摊4000元损失的共识,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

  如果再次漏水,水阀再被关闭怎么办?现场的住户表达了担忧。郭晓宁表示,法院介入后,会一直关注后续情况,如果出现问题可以与诉前调解团队取得联系:“你们可以自筹款项进行维修,也可以寻求其他途径帮助,我们都会帮忙沟通协调。”

  就这样,法院通过一次现场诉前调解,当天解决纠纷,居民们断了一年半的供水终于恢复了。

  “民生问题无小事,法院为了帮助群众快速、和谐解决问题,特开展了诉前调解业务,接案快、反馈快、行动快、解纷快、可执行,并且完全免费。”借此机会,郭晓宁还在现场向居民们介绍了法院的诉前调解工作,居民们自发鼓起了掌,纷纷表示:“介入才两三天时间,水通了,心结也打开了,法院的诉前调解真是‘通水’又‘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