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唠家常”揪出“哥俩”逃犯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李璐瑜 本报驻营口记者 齐岚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4-05-20 09:10

  核心提示

  5月以来,营口市公安局站前分局全面开展“扫楼”行动。全体民警、辅警以兼任临时楼长入户走访的方式深入开展“扫楼”行动,在与群众“唠家常”中唠出“重要线索”,并在第一时间锁定可疑目标,5月12日,成功抓获两名外省在逃人员。

丰华

  办案人:丰华

  职务:营口市公安局站前分局建丰派出所副所长

  “咚咚咚……”

  “您好!我是站前公安分局民(辅)警上门开展信息采集工作,请您配合……”

  “您好!这是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单……”

  “您好!这是站前公安分局政务服务卡片……”

  5月以来,我与营口市公安局站前分局建丰派出所民警韩育良一组,在站前区建丰辖区开展“扫楼”行动。其间以矛盾纠纷排查、户籍信息登记、实有人口登记、反诈预警宣传、违法线索收集、派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卡等方式,全面开展排查工作,5月12日,成功抓获两名外省在逃人员。

  我和韩育良在营口市客运站附近开展入户走访,为辖区居民登记户籍信息时,采取与群众“唠家常”的方式征集违法线索。

  在聊天过程中,据居民反映,最近总有一些外地人在附近租房,反常的是他们总是昼伏夜出,形迹很是可疑。经与群众详细了解情况后,我们掌握了可疑人员的大致行踪规律和体貌特征。

  于是,我和韩育良决定登记完此楼居民信息后在此观察,一探究竟。当日19时许,有一男子出现,其体貌特征和群众描述的相近,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并未着急上前询问,据居民反映,这类人员多为租户,所以我们决定先采取跟踪方式,到出租房屋后再进行盘问,看是否会有其他收获。

  跟踪至一处居民楼后,当可疑人员刚要开门时,我们上前详细询问,发现此人操着外地口音。此外,在核实此人基本信息时,他眼神躲闪,尤其在民警询问其来营口的目的时含糊其辞。我们立即对此人身份信息展开进一步核实。通过信息比对,我们确认该名男子系涉嫌诈骗外省在逃人员,我们立即将其控制,并继续追问其是否有同行人员,该男子表示有一同行人员此时就在屋内休息。我们立即向派出所申请增援,待增援民警到达后,由该男子开门,民警迅速进屋将屋内人员控制。经信息比对,此人也为诈骗外省在逃人员。经审,两人来自贵州省,都姓吴,同村人,案发后被江西省南昌市警方列为网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