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北票市全力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董楠 通讯员 王东 张旭东 | 发布时间: 2017-06-12 13:52
  2015年9月23日,全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连现场会召开,“大连经验”叫响全国。同年11月4日,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全省上下积极顺应大数据的时代潮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推动防控体系的转型升级!
 
  北票市通过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寻求合作、内部挖潜等多元化的保障方式,强势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面构筑“六张网”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创建六个防控警务模式,精心打造视频网、巡防网、数据网“三张网”,全面提升了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为当地百姓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民警巡逻保平安
 
  关键词:智能防控
 
  智能防控警务模式下的动态防控
 
  “现在社会不但越来越安全了,政府服务也越来越到位了,生活在这座城市我感到很幸福。”谈起如今的生活,北票市南山管理区居民王大爷有感而发。
 
  在政府工作能力提升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高的背后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北票市在不断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大量的科技投入。
 
  北票市投资1440万元,在城乡筹建1000个高清视频点位、130个具有号牌识别功能的高清卡口,实现了对社会面动态治安局势的全面监控和有效掌控。并通过空中防控网的建设,实现了对重点部位、嫌疑车辆、可疑人员的缉查布控;通过动态防控网的建设,实现了对突发案、事件现场图像的实时传输;通过静态防控网的建设,实现了“人过有影能查找、车留轨迹能跟踪”的防控目标。通过以科技智能指挥为目标,搭建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对城区交通流的区域协调控制,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达到了“科技上路、民警退路、治堵保畅”的目的。
 
  关键词:精准防控
 
  精准防控警务模式下的显著成效
 
  随着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北票市也随之创建了更为精准的防控警务模式,使公安安保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工作中,北票市完善了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大厅功能,规范划分了“接警区、调度区、1+N研判区、指挥决策区、视频巡查区、路灯杆及微信平台报警专用区”等6个功能区,通过“1+4+X”的合成作战模式,建立情指、情勤、情行对接和战时合成指挥4项机制,打造了一体化指挥作战新平台。
 
  同时,北票市将水、电、油、气等社会单位连同人、事、物、网、组织信息纳入数据库,购置了视频云存储系统和视频分析服务器,对接交管综合管控平台,将视频资源长期储存、高效检索,数据碰撞、智能分析,高效运行,为社会治安防控提供职能数据支撑。并对各类违法犯罪信息、社会信息等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实行“日研判、周会商、月调度”。遇有重大敏感节点,局领导24小时带班,启动研判会商预案,逐一调度落实重点人员稳控措施,确保了社会政治大局平稳可控。
 
  此外,北票市公安局还因地制宜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开展了系列性、团伙性、跨区域性侵财类案件专门研判、重点打击,巩固社会治安防控成果,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该市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7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1名,追回逃犯154名。
 
  关键词:智慧防控
 
  智慧防控警务模式下的“平安经”
 
  “这些信息发布得太及时了,否则我真要上当受骗了。”北票市南山管理区居民李女士说。
 
  而这正是北票市公安局利用微信平台、短信平台,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防范知识等宣传信息最为真实的市民反馈。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以来,北票市公安局共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2556条,尽全力避免了市民人身、财产损失。
 
  北票市还成立了6个调解组织(特邀律师调解、老干部老党员夕阳红调解、社区治安调解、商户联盟调解、驻社区单位调解和妇联半边天调解),组建3类调解队伍(治安调解队、法制调解队、民生调解队),构建“一站式”大调解工作格局。年初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1025起,真正做到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在寄递物流管控工作中,北票市创新建立“6+2+1+1”管控工作模式,强化对寄递物流业的科学监管。一旦发现禁寄品,能够实现快速反应,及时、准确、稳妥地处置。年初以来,共开展集中网络培训6次,发放安全宣传信息53条,受教育人员达到500余人次,警告违规人员18人次,下发消防警告9份。
 
  如今,北票市288个行政村(社区),均设立了1名村(社区)委员兼职负责治保工作,实行属地政府综治部门和派出所双重管理,通过公安部门考核,作为兼职辅警,对其实行公安辅警化管理,着装挂牌上岗,实现了辅警本地化的工作目标,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288名兼职辅警在驻村(社区)民警的带领下,共走访群众38300余人次,收集民生诉求98件,采集、更新信息113359条,发放宣传材料2.8万余份,清查流动人员3636人,出租房屋2351户,破获各类案件11起。
 
  关键词: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下的城区防控警务模式
 
  针对城区治安管理实际,北票市还着重打造以南山派出所治安防控体系为样板,辐射城区6个派出所,全面架构了城区治安防控网。
 
  年初以来,通过执法办案不断精细化,专设法制员办公室,运行执法办案“一二三”模式,深入推进基层公安执法办案精细化工作,南山派出所无一起案件超期办理现象,实现案件结案率100%。
 
  通过勤务指挥不断精细化,建立以综合勤务指挥室为核心的职责明确、指挥顺畅、衔接紧密、管理有力的规范勤务体系。年初以来,共查询视频监控录像回放16000余分钟,梳理案件线索64条,确定犯罪嫌疑人14人,视频追踪62条,帮助破案48起、求助26起。
 
  通过矛盾纠纷调解不断精细化,创新建立人民调解室和治安调解室,健全“警调衔接”工作制度。年初以来,共受理各类诉求156起,当场调解78起,调解成功76起,移送相关部门12起,实现了矛盾纠纷调解100%的目标。
 
  通过档案管理不断精细化,建立高标准档案室,配置最新款档案管理设施,以日常管理、业务培训、强化服务为着力点。截至目前,规范整理文书档案397卷510件、业务档案1800卷、户籍档案1800本、声像档案8盒。
 
  通过服务群众不断精细化,推出一站式“台席”服务平台,建立微信服务群。年初以来,共发送各类温馨提示220余次,服务群众115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30000余元,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下的农村防控警务模式
 
  针对农村治安管理的实际问题,北票市公安局党委提出“党政主导、公安牵头、联动联勤、维护稳定”的工作思路,创新网格化管理手段,织密综合治理“五张网络”。
 
  一是织密社会面治安防控网。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为依托,整合辖区社会单位、商业网点交通路口、出城卡口和重点区域、部位等视频探头,布建“天网”。二是织密重点部位物防网。对重点部位,特别是大型的养殖、种植小区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并将养殖小区的视频接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开展重点视频巡查,布建“地网”。三是织密社会面人防网。聘请、整合辖区企业工人、公路养护人员、专业护林队员为治安巡防员,组建义务巡逻队,明确职责,建立奖励机制,布建“人网”。四是织密专业的巡防组织网。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好派出所、驻乡镇刑警中队、交警中队、消防中队、专业护林队、企业保安队的作用,形成了“多警联动、分工负责、合力管控”的综合治理格局。
 
  年初以来,仅宝国老镇发案总数同比下降了21.6%,侵财案件同比下降了51.7%。
 
  关键词:机制跟进
 
  机制跟进下的十项联防警务模式
 
  如今,北票市正在向全域、全警、全民防控模式迈进。
 
  北票市公安局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全市各界能动性力量,优化和吸收人力因素,提出了在城区实行5项联防机制(警更联防机制、楼道联防机制、关注对象联防机制、邻里守望联防机制、建设车棚联防机制),在农村实行5项联防机制,(村民自防建设机制、重点巡防机制、出门在外科技看家机制、十户联防机制、三队联防机制),让各辖区派出所任选其一试行,并在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
 
  这一模式全面推开后,北票市必将迎来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