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99.6%找回率的背后——记者探访东北首家失联人员查找中心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驻大连记者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24-02-26 09:59

  编者按

  团圆是春节最浓重的底色,回家的路是人世间最温暖的路。

  为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失联问题,去年7月,大连公安率先成立东北首家失联人员查找中心。

  自中心正式挂牌运行以来7个月的时间,已找回失联人员3586人,成功率达99.6%,其中2600余人是在“黄金24小时”内找到的,成功挽救了355名轻生者的生命。

  查找中心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失联人员的?近日,记者走进失联人员查找中心,探究数字背后的故事。

GetAttachment (1)

民警将找到的失联人员送到机场

  找到儿子,一直是家住山东青岛的李某的愿望。30多年来,李某两口子从60多岁等到了90多岁,去年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正月十五的团圆饭桌上,90多岁高龄的老两口泣不成声,李家人在微信中对大连公安民警说道:“十分感谢您的付出,我们一家牢记您的恩情!大连是个有温度的城市,有机会一定会携家人再来!”

  今年春节前,大连公安民警为锦州的赵某找到了失联7年的妹妹,赵某说:“妹妹回家后,家里增添了很多欢声笑语,团圆的幸福感充盈在家庭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精气神儿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还记得刚得知消息时,兴奋的赵家人从锦州驾车直奔大连,刚进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富国街派出所大门,这对失联7年的姐妹就紧紧拥抱在一起,一家人喜极而泣。

  亲人相认的现场,让所有的见证者为之动容。人员失联的情况在大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每起失联警情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也牵扯一个家庭的悲欢,失联人员查找中心就成了这些家庭重获新生、重燃希望的寄托和依靠。

  打破壁垒 解决百姓急难愁盼

  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李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失联警情多以辖区派出所处理为主,派出所遇到困难后再提请指挥中心调度其他警种协助,这样容易错过寻人的最佳时机。”以最快响应、最强手段、最优资源,切实提升失联人员找回率,这就是大连公安举全警之力推进的民生工程——失联人员查找中心着力要破解的难题,同时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

  走进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失联人员查找中心里,民警们坐在电脑前,密密麻麻记录着失联人员的信息和线索。

  李鑫向记者介绍道,查找失联人员新机制启动后,只要群众报警失联或接收协作要求,无论时间长短、男女老少、失联原因、人员国籍,公安机关一律受理并全力以赴查找,以最快响应、最强手段、最优资源开展工作。

  专门成立的失联人员查找中心,是如何在7个月的时间找回了几千名失联人员的?采访中,记者探寻到了“秘诀”。

  去年6月,指挥中心接到一起疑似服药轻生的失联警情。

  “我们接警员都非常有经验,在问询的时候,能够快速地获取失联人员生活习惯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后,大连市公安局市区两级失联人员查找中心与属地派出所同步响应。

  “通过视频查找、实地走访,我们当时精准锁定失联人员可能在日常散步的山中。”警方立即调集无人机、巡特警进行搜山,不到两小时就在密林中发现已经昏迷的失联人员,民警一路将失联人员背到山下救治,成功挽回了失联人员的生命。

  “全过程介入”“全流程督导”“资源共享”“深度协作”把这些冷冰冰的词语“放”在寻找失联人员的具体案件里,马上有了热乎乎的温度,“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找到的线索。” 这句话已经融入了失联人员查找中心每个人的心里。

GetAttachment

指挥中心部署属地公安机关开展查找工作

  秒级响应 建造查找“绿色通道”

  “家人失联,基层派出所如果接到群众这类报案的,需要把信息第一时间汇报到失联人员查找中心吗?” 

  “对到派出所报案警情,落实‘首接负责’制,由派出所先行受理、启动查找程序,再由两级查找中心指定管辖,杜绝推诿扯皮现象。”

  “刚才提到了,接警员会快速获取失联人员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有哪些?”

  “我们设置了标准化模板,要求接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失联人员的基本信息、社会关系、失联原因、最后失联地等。”

  “接警有时间限制吗?”

  “90秒内,我们要求接警员在这个时间内必须询问完毕,并通过110接警平台同步推送相关警种和属地分局、派出所,发送到一线民警移动警务终端,做到四级同步、秒级响应。”

  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争分夺秒抢时间,为的就是提升查找效率。大连公安精心制定了《大连市公安局失联人员查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失联警情处置机制、处置流程等要素,确保快速响应、标准化处置。大连公安建立查找机制,采取“两级指导、三级实战”的模式,在市局指挥中心挂牌成立市级失联人员查找中心,16个区市县局成立二级查找中心;与民政、司法、卫健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工作协作机制,把责任穿透落实到各基层派出所和社会力量。对每起警情做到“一人一策一专班”,统一受理标准、统一手段资源、统一处置流程。构建指挥中心牵头、警种力量合成、市县局及派出所贯通一体的工作体系,对失联人员查找工作升级服务措施。

  合成作战 开启“全域巡航”模式

  去年7月,刘某等3人通过网上约定的形式来到大连准备自杀。刘某发布遗书后失联,同行朋友报了警。

  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接警员第一时间问明关键信息,指令属地民警临场核查。两级查找中心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准确研判出失联人员衣着体貌、具体位置,90分钟内就找到了刘某。

  “接到报警电话时,报警人异常的回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经民警了解,刘某等3人都患有抑郁症,拒绝配合,情绪激动。

  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立即联动相关部门和心理专家到场疏导,成功挽救了3名轻生者的生命。

  “因为这3名轻生人员都来自外地,针对这种情况,为防止发生意外,我们派出警力全程护送轻生人员,把他们安全地送回了家人身边。”细心寻找、心理疏导、全程护送……挽救生命,大连公安民警一刻不敢含糊。

  大连公安将失联人员查找中心与“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实战中心捆绑作战,整合各警种资源,把寻找失联人员工作纳入公安快速反应体系,激发与生命赛跑的潜力。

  扁平化、点对点指挥,接、派、处警环节高效无缝衔接,市局、分局两级查找中心全部实行“一级接警、一级调派”的指挥调度体系。

  “失联人员警情发生后,接警信息第一时间就会推送到处警民警手中,后台指挥与前方处置全过程互通信息。”民警指着电脑上的信息向记者介绍道,“你在这里看到的信息,处警民警都能看到,全程同步,在这里节省一点时间,就为找到人争取一点时间。”

  全维度、多角度碰撞,打造数据“一网筛查”的“最强大脑”,大连公安培养全警大数据思维,市区两级主责警种部门全部参与同级查找中心的合成作战,增强工作效能,明显提高大数据应用能力。同时,提升大数据应用深度,对失联人员全方位分析位置,实时精准下发行动指令,形成“专班定位、可视指挥、警力见面”的合成作战模式。

  综合施策 打通管理“最后一米”

  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一室指挥长孙成林说:“失联警情背后往往牵涉着复杂的因素,有的不愿与家人见面,有的老人经常性迷路,甚至有的涉及违法犯罪。‘找到人’只是工作的前半段,‘防得住’才能打通工作的‘最后一米’。”

  大连公安将失联警情源头处置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为易走失老年人发放迷你手环等防走失设备,定期实地走访或电话回访。

  对于精神疾病类以及家庭纠纷类失联警情,全量联动治安管理部门、属地派出所及街道社区“一人一档”开展后续预防工作。

  开发区公安分局成立“护航成长”民警公益组织,以中小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发动心理专家点对点入校教育疏导。

  对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比如流浪乞讨、无法确定身份家庭及其他障碍人群,查找中心与民政、卫健等部门联动协作,由救助机构先行安置,确保人身安全,截至目前已妥善安置76人。

  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平安志愿者组织整体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协作通道,形成长效机制解决救助安置问题。

  同时,大连公安还主动对接社会福利院、救助站,将被救助人员纳入失联人员查找体系,全力帮助他们找到回家之路,文章开头介绍了一个民警送失联30多年的儿子回山东青岛的案例,这个“儿子”就是之前一直生活在大连的流浪人员李老汉,民警正是通过失联人员查找机制成功帮助李老汉找到了家人。

  “最温暖的路,是回家的路,经过半年多的实战检验,失联人员的查找机制更加成熟,查找率切实得到了提升,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文超表示。在他身后的指挥大厅里,一条条指令随着电波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滨城上空逐渐汇聚成希望之光,照亮失联人员的“回家路”,点亮失联家庭的“团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