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周水子边检站年味别样浓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驻大连记者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24-02-19 09:27

  编者按

  年年走基层,岁岁有新事。新春伊始,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走到您身边 走到您心中”。记者奔赴全省各地,深入基层采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温暖故事,讲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带来的喜人变化。

记者(左)也为游客送去“福”2

记者(左一)为游客送“福”

  地点: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镜头回放

  “您好,请出示护照。”2月8日6时,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出境大厅熙熙攘攘,大连周水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综合执勤二队民警李雅薇接过旅客护照,熟练地开展人证对照、证件核验、身份核查等一系列工作。

  现场声音

  “新春快乐,欢迎回家。”“Welcome to China!”执勤民警在接取护照时会针对旅客国籍送出不同的问候语,这不仅是迎接海外游子的温度,也是拥抱世界的态度。


  11时45分,从日本东京飞来的JL023次航班缓缓降落至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189名旅客纷纷走下飞机来到国门,机场迎来了入境高峰时段。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每个边检验证通道都贴了“福”字、挂了灯笼,喜庆的年味让匆匆的步履慢了下来。

  在入境卡片填写处,边检机关设置了“国门新春 ‘移’路护航”中国年文化体验角,火红的桌布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邀请旅客写下寄语,送上新年祝福。

  回国探亲的华人池女士拿起毛笔,与她4岁的女儿一起在鲜红的纸张上写下“福”字,寄托她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池女士表示:“很久没有写毛笔字了,拿起笔时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情景。这是我女儿写下的第一个‘福’,希望她能够继承发扬中国文化。”

  还有一些来华观光、旅游的外国旅客也参与进来,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争相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来自德国的汉娜女士一家驻足在活动现场,询问了“福”字的含义。受到邀请后,汉娜的大儿子拿起了毛笔,与民警一起写完了一张“福”字。汉娜说,她的丈夫在大连某公司工作,春节期间他们选择在中国团聚,一起过一个中国年。

  据大连周水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处长沈健介绍,近期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越来越大。“如今来华观光、商务、交流更为便利,欢迎大家到中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