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潘振邦:便民又暖心的监狱理发师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石健 通讯员 王洪奇 | 发布时间: 2017-05-24 10:39
  如今,“两学一做”已经成为全省监狱系统的常态化中心工作,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单位都在务实学习、力争创新。其中,讲好“我们的支部故事”成为了很多单位的活动形式。近期,记者深入基层监狱,倾听监狱系统的支部故事,以第一人称口述的形式整理出来。
 
  我叫王洪奇,今年66岁,是大连南关岭监狱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兼退休干部第二支部书记。监狱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现有离退休党员308人,划分为5个党支部。我今天要讲的支部故事是《便民又暖心的理发师——潘振邦》。
  2007年9月,潘振邦同志从大连南关岭监狱技术管理科退休,被编在我们第五退休党支部。由于该同志有理发手艺,活动之余多次主动为离退休老同志义务理发。从2010年开始,在监狱老干部科的倡议下,每月26日为离退休老同志义务理发日,从此每月的26日就成为老潘“固定工作日”。他风雨不误地一干就是近7年。赶上休息日,就提前一两天“工作”。
  老潘曾因股骨头坏死做过手术,但他却没有因为自己腿脚不便让老同志们失望过。2011年是老潘最艰难的时期,股骨头坏死的老毛病又犯了,腿疼得特别厉害,甚至无法蹲下,但他仍让同志用车将他拉到监狱老干部活动室。在为10余名老同志理完发后,整个人都有些虚脱了,别人劝他别再干了,他却执拗地坚持理完最后一个人的发。
  2012年4月,老潘做了第二次手术,重新换了人工股骨头。在医院里,他仍惦记老同志们理发的事情,当得知老干部科已安排退休干部杨代福替代他的工作后,他才有些欣慰,安心养起病来。
  2012年10月,经过六个月治疗和恢复后,老潘又出现在老干部活动室,操起理发工具和杨代福一起为老同志们理发,同志们聚在他周围嘘寒问暖后,他的干劲更足了。
  有些女同志看到老潘为男同志理发手艺精湛,也想让他为自己剪发。离休女干部衣风翔自告奋勇让他尝试一下,这一尝试让她很满意,对着镜子看了又看,不停地竖起了大拇指。从此,他又多了一项工作,为离退休女同志剪发。
  虽然他自己行动不便,但对个别行动不便的老同志,他还要坚持上门服务。而且不论是监狱离退休干部工人还是小区的居民,只要是想理发的,他都热情服务。退休干部刘少良脚崴了不能下地,老潘就到他家在床前为他理发。侯忠民的母亲近百岁,长年卧床,老潘就按约定时间到他家,老人在其家人的搀扶下坐起来,他弯腰曲腿地为老人理发,直到老人102岁去世。他理发的对象大多比他岁数大,只要有人预约,他总是随叫随到。有人感动地要请他吃饭,他总是一一谢绝。他说:“我不就是会这么点手艺吗,为大家服务也算是我老有所为,乐在其中吧。”
  从他家到活动室有很长的坡路,平日老潘走起来就很费劲,如遇下雨下雪天气,他走起来则更为艰难。2016年12月26日,大连地区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边下边化,道路更加湿滑,连年轻人出门都要多加小心,老潘为了不辜负老同志的期待,便让年过七旬的老伴搀扶着,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到活动室。他的到来让在场的老同志们十分感动,当即就有人写了篇《点赞》的报道,发表在监狱的宣传内网上。去年,老干部活动室又增加了一名叫高廷玉的理发师,他们三个人共同为老同志服务,也互相服务,让活动室更加热闹起来。虽说老潘轻松了许多,但老潘却热情不减,他说他要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那天再说。
  7年来,老潘义务理发近800人次。不少老同志说:“自从老潘他们为我们义务理发以来,我就没再去过附近的理发店。因为我们是同事,一边理发一边说说以前的事,心情特别愉悦。”
  义务助人理发的事迹看似是平凡、普通的举手之劳,但7年的坚持,展示出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讲贡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潘振邦这种奉献夕阳余热、便民又暖心的善举将会影响周围更多人去践行共产党人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