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卧底归来》从荧屏走向现实
老A,是老周的微信名字,头像是早年张嘉译扮演某警察角色时的剧照。而这,就是老A在另一个江湖里的真实写照。“假作真时真亦假”,老A经常这样形容自己的人生。于是,在他的人生里,时常穿金戴银,口中荤素不忌,出手阔绰大方。他其实是名警察,但是其早年在警校培养出来的英姿与锐气需要刻意隐藏,并且与家人“约法三章”,独闯江湖。
时下,电视剧《卧底归来》热播,有关卧底警察的话题再次被热议。那么,卧底警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什么样?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随着采访的深入,卧底警察的形象逐渐被描摹清晰。
从一次卧底说起
老A是辽南某公安局禁毒支队的缉毒警察,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在文中只能以他的代号相称。说起缉毒警察,老A一干就是将近二十年,如今已经是一级警督的他在圈里既是老人,又是名人。老在经验的丰富与娴熟上,对待问题冷静、高明;出名在于经老A手的大案要案不计其数,这些对于老A来说,则是如数家珍。
中国的第一支禁毒队成立于1982年,从那时起,无数的缉毒警察工作在禁毒一线,每日和毒贩斗智斗勇,工作中负伤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还要面对死亡,但无论多么危险,他们一直在践行自己的誓言:“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有人说,能称之为罪犯的,都具有两面人生。作为卧底警察,亦是如此。两面人生,是黑与白的对立,更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这种对立,从未矛盾,并最终走向正义的归途。
认识老A,还得从他最近办理的一起案子说起。
年近五旬,老A却一点都不落伍。微信、QQ,样样精通。而就在去年年底的一次缉毒行动中,老A就是通过QQ平台介入的方式破获了一起大案。
“一次性缴获毒品2000多克,抓获嫌疑人13人。”说起这次的“战绩”,老A骄傲不已。
早在去年年初,当地公安局接到一起报警,报警人称:“目前,本市有人利用QQ平台进行毒品交易,并且形成网络贩卖毒品、支付毒资,通过物流快递运输毒品的一条龙服务模式。”
随即,老A以想要购买毒品为由,通过另一名吸毒人员加入到QQ群之中。“首先要摸清贩毒网络主要成员的活动规律,然后,想办法与之接头。”老A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好戏开始上演。交易地点定在了市医院的门诊大厅。
“其实在这一刻还是很危险的,因为毒贩的警惕性都比较高,而且身上可能都带着武器,所以在接触中还不能马上暴露身份。”身着便装,装作无所事事,老A就这样来到医院,但是在他的内心已经很坚定,就是这次任务一定要成功。
确定包裹内是毒品后,老A及随行缉毒警察迅速实施抓捕。在网安支队的大力协作下,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老A等人又一路来到北京、河南、四川等地,对其他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至此,一起通过互联网勾连,辐射北京、河南安阳、四川成都等省市的多层级吸贩毒品案告破,案件深挖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老戏骨”的两面人生
单刀赴会,是老A常有的事。在刀尖上生活,这个形容更是一点不为过。“有时候毒贩的反侦查意识极强,与上线交易均在车内进行,为不惊扰该贩毒团伙其他成员,抓捕小组只能一路悄悄尾随。”老A说,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抓捕小组做出多项应急预案。
身材高大,剃着平头,小眼睛圆脸,其实老A的形象很朴实。但是,在十几年的磨练中,在周围人看来,他已经浑身是“戏”。说他是“老戏骨”,也不为过。
“现实中的缉毒过程,往往比大片还刺激。”
这种对比式的总结,绝非随便说说,记者能够感受到这是老A多年来的心得,而正是这种每天游走于片场式的生活让老A在毒贩面前的表演恰到好处,可谓信手拈来。
由于老A所在的城市不大,所以老A的脸很容易在人群中被识别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不可能陪妻子或者孩子在一起逛街、吃饭,甚至一起走路。
“面对工作,有时候必须虚与委蛇。否则,你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老A直言,如果不能够很快在每次的行动中入戏,那么危险就越容易接近。
老A常说:“想成功欺骗别人,你要具备极强的观察能力。我当卧底之前在刑侦科工作,对行骗伎俩颇有研究,我从中得到的经验是,编造的谎言可以成为挡箭牌,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虽然情节惊险刺激,但是老A表示,很少与毒贩正面交火。只有极少数的情况才会动手。但与影视剧中持久的枪战不同,真正的交火往往时间很短、效率极高。“毒贩的首要目标是顺利交货,自然会低调行事,人数也很少。我们的主要困难是掌控对方行踪,在交货时准时出现,人赃俱获。”
卧底警察的感受
谈到这些年的感受,“不易”是老A最想说的一个词。老A告诉记者,2012年3月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侦查”一章增加了一节“技术侦查措施”,其中规定了“隐匿身份实施侦查”: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至此,卧底警察才算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刀尖上生存,除了工作的危险性外,还有职业本身的不易。
当问及对《卧底归来》这部剧怎么看时,老A表示,在和平与发展已成时代主题的当下,经济发展带来的毒品违法犯罪的问题也越发严重,而缉毒警察这个极度危险的被人民群众赞誉为和平年代“刀锋卫士”的特殊职业却没有在影视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在电视剧行业新风和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电视剧《卧底归来》可谓应运而生。“希望这些影视剧能给观众一定的启示和教育作用,让社会对缉毒警察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面对犯罪分子,老A的字典里没有“畏惧”二字,因为一旦他畏惧了,社会的平安就将受到威胁。同时,在老A的字典里,法律永远都是一切的前提,违反了法律,就没有了人情。“希望能够在这部剧中看到人性的光辉、法律的尊严。”
对于未来,老A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年纪越来越大了,不再适合做卧底工作。“当了半辈子警察没怎么正经穿过警服,等不再适合做卧底那天,就穿上警服,做公开的缉毒工作,直至退休。”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但足以透露出老A对缉毒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记者手记:没有负重前行哪来的岁月静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据一项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因公牺牲民警2105人、受伤民警22977人;仅2016年,因公牺牲民警人数就有362人,负伤4913人,这意味着几乎“一天牺牲一个民警”。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保护群众安全的铜墙铁壁,用无畏和坚毅铸就了造福一方平安的忠诚警魂。
近年来,随着诸如《湄公河行动》《余罪》《卧底》《卧底归来》等卧底题材影视剧的热播,让行走在刀尖上的公安民警进一步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染上毒瘾、战友牺牲、亲人被害,这一幕幕的剧情并非凭空杜撰,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一幕幕戳痛泪点的剧情让荧幕前的观众逐步了解了自己和家人平安的来之不易,更读懂了“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日益凸显,不乏一些群众对人民警察产生些许误解。
但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人民警察用热血和忠诚铸就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美满、欢乐和温馨。他们用自己的赤子情怀守卫着一方土地的繁荣昌盛,为一方百姓带来了平安。在这之中,他们有辛酸,有苦辣,但并不向任何人提起。采访中,老A向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警察’二字是使命,也是责任,更重要的是群众的信任,作为一名警察,为了百姓的平安,我将不断前行。”
实际上,老A的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民警察的心声。在笔者看来,这不但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向往,更是一种无怨无悔的追求。他们用坚决的行动净化了大地,融化了一块块罪恶与死亡的坚冰,他们整齐的阵容化为了雨后的彩虹,打造了一道道炫丽夺目的风景。
所以,尊敬的人民警察,你们是群众的骄傲与自豪,你们是这恶劣天气里最美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