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平安辽宁之系列平安创建 平安力量在这里凝聚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李滢乐 董楠/文 记者 赵敬东/摄 | 发布时间: 2017-05-15 10:29
  【编者按】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如今,“平安”已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社会发展到不再只讲究生存和温饱,人们对平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舌尖上的平安、出行中的平安、工作中的平安、家庭中的平安……平安建设成为了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领域,牵扯到诸多工作部门。
  于是,为了让平安建设的覆盖面更广,全省不断推动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向深度延伸、广度拓展,不断提高平安辽宁建设的整体水平,创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全覆盖”的系列平安活动。近一年来,组织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工地、平安家庭、平安医院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已经成为省综治办每年既定的常规动作,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已经覆盖了平安建设的各个层面。
  “平安”,不仅需要顶层的谋划设计,也需要基层的探索实践,不仅需要政法队伍的努力,也需要各个领域的共同协作。而系列平安创建不仅将平安覆盖到了每一个角落,更把平安的力量通过创建活动凝聚了起来。



派出所民警和医院保卫人员一起在医院重点地区巡查,防患于未然
 
  【机制】
  条块结合、分级实施的创建活动
 
  近一年来,省综治办在大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和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中,坚持条块结合、分级实施。
  “块”,是分别把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所属行政区域作为一个基本创建单位;“条”,是以有关综治委成员单位为依托,在各重点领域(行业)形成由上而下纵向贯通的平安创建“线条”。分级实施,就是省、市、县三级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各自职责权限,抓好组织领导、规划部署、督导检查、考评奖惩、执行落实。
 
  【发展】
  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精准定位
 
  平安建设,关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老百姓评价平安建设说,不但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得是否放心、住得是否安心、出行是否顺心。
  而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就正好覆盖了这些百姓生活中最平常却也最关注的方面。在平安家庭创建方面,各市妇联通过关注妇女儿童“五项权益”,即婚姻家庭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文化和教育权益,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解决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在平安铁路创建方面,沈阳、大连、鞍山、营口各市按照“路地协作、警民配合、专群结合”的原则,将社会面防控力量向铁路沿线延伸,科学部署护路联防力量,加强对高铁低路基路段、车站广场、治安复杂路段等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和重点整治。
  校园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绝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责任。全省各地在创建平安校园方面,普遍建立起党委、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维护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幼儿园;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
  创建平安医院是一项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在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一年来,全省以“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卫生”为载体,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加大投入,全面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此外,平安企业、平安景区、平安商场等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都让平安建设落地更为精准,让平安像一束束阳光,照射到辽宁的每一个角落。也正是这些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才让平安围绕在百姓的身边。
 
  【典型】
 
  采集地:朝阳市
  七大工程下的平安经
 
  朝阳,别名“龙城”,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它既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城,又是经济蓬勃发展的现代新城。在平安辽宁建设的深入推进下,朝阳市以建“星级平安基层单位”为依托,相继开展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理创新、公共安全整治、基层基础建设、平安(示范)县(市、区)创建、“星级平安基层单位”创建等七大工程,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少、效果好的平安建设之路。
  2016年12月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在朝阳调研时,对该市开展的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系列平安创建让百姓生活更安心
 
  在大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中,朝阳市不断加强技防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在大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程中,朝阳市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大力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建立健全诉前、医疗纠纷等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78个。其中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六位一体”模式,得到了公安部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在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程中,朝阳市不断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对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实现衔接,无缝衔接率、建档率均达100%。
  在大力推进公共安全整治工程中,朝阳市不断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力确保了生态安全、寄递渠道安全稳定和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在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工程中,朝阳市不断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基层综治中心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信息化建设、综治视联网建设工作。其中,综治信息化建设搭建的四级综治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采集录入数据338.4万条,居全省第一。
  在大力推进平安(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中,朝阳市各县(市、区)突出地域特色,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其中,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已连续两届摘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桂冠,连续11年获得省级平安(示范)县殊荣,正在向“长安杯”发起冲刺。
 
  特色系列平安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在朝阳市系列平安创建的七大工程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星级平安基层单位”创建活动。
  近年来,朝阳市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了“星级平安基层单位”创建活动,以基层平安、行业平安确保了朝阳平安。不但实现了“五个坚决防止”的工作目标,还在全省综治考评中连续四年位居前列。
  在创建领域上,朝阳市确定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星级平安乡镇(街)、平安村屯、平安居民小区、平安学校、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家庭等8个系列,由市直8个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在指标设计上,该市实行了“三星”评级,三星为最高级别,逐级申报,逐级晋升。在考评推动上,该市实行年度考核,牵头部门初评推荐,市综治办对三星级抽查考评,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在规范管理上,该市实行工作台账日常管理、检查督导跟踪管理、视情摘牌动态管理。在创建内容上,该市组织开展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项行动,筑牢了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的平安。
  2016年,朝阳市财政还投资1200万元,对44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为弃管小区成立物业公司,配备专职保安员,确保住宅小区平安。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按要求配齐保安,在警务室安装一键通报警装置和视屏监控系统,与公安局110联网,确保了校园平安。积极调解医患纠纷,该市医调委2016年共调解医患纠纷46件,有效化解了医患矛盾。
  2016年,该市评定一星级平安基层单位230个,二星级203个,三星级122个,三星级平安家庭1000户,在全市形成了各基层单位踊跃参与平安建设,人人为平安建设作贡献的良好局面。
 
  系列平安创建进行时
 
  今年,我省各地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正在有序进行,朝阳市综治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深化平安朝阳建设年”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活动中,该市不断健全平安创建构架体系,以争创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市目标为引领,以平安(示范)县(市)区创建为依托,坚持条块结合、分级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开展7大工程、37个重点项目建设。
  朝阳市综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全面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中,将总结推广“命案县(市)区经验”,在全市广泛开展“无命案”乡镇(街道)、“无刑事案件”村(社区)创建活动。并在全市广泛开展星级平安乡镇(街)、平安村屯、平安居住小区、平安学校、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家庭等8个系列“星级平安基层单位”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共建共享、条块结合、分级实施”的原则,各县(市)区将着力打造2个平安建设精品项目,各市直部门将组织开展1个平安建设项目纵深推进,进而形成全市多领域、全方位的系列平安建设框架体系。
  此外,该市还将继续认真开展平安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确保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满意度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