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包修”和“保修”要分清法律效力差距大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张乐悦 | 发布时间: 2017-04-21 09:25
购买食品要仔细查看包装
 
  在食品消费过程中,有些不法生产商傍名牌标志,在商标图案和包装设计上故意模仿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误导消费者。
  锦州市消协提示:消费者选购食品时,首先一定要注意认真核对食品外包装。注意食品包装上是否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查看食品是否带有“QS”认证标志。
  其次,购买散装食品要格外注意。在集贸市场和各超市内都会有没有包装的散装食品销售,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格外小心,仔细观察食品成色、生产日期、原辅材料及保质期,标识不清或有异常的不要买。最后,严格按照食品说明书储存、食用,发现有变质、胀袋现象时切勿再食用。
 
  微信上购物难在维权
 
  微信是一种朋友间聊天交流、联络感情的社交平台,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里发布各种化妆品、衣服、美食等交易信息,做起了微信生意。
  微信交易给网络交易双方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存在不少问题。近日,有消费者反映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微商购买了商品,查询不到物流信息,拨打对方电话也无人接听。
  据了解,个人在淘宝等平台开店,需向平台运营方提交各种手续,缴纳保证金,而在微信开店几乎没有门槛,只需注册微信号,以个人名义在朋友圈发照片和广告就可以做生意了。因这些微商没有实体店,只是自然人经营,没有明确被诉方,出现纠纷,消费者往往难以维权。
  为此,锦州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微信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非专业网购平台,微信运营方对“朋友圈”购物并没有专门监管。且“朋友圈”中所谓微商往往没有实体店,消费者也无从索要相关票据,即使能够提供相关票据,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很多微商交货甚至收钱后就消失了,一旦出现问题,只能自认倒霉。
  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交易方式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选择有经营实体的微商进行交易;二、应通过用户评价等方式充分了解卖家的交易履约信用情况再作选择;三、避免通过微信转账或发红包的形式直接向卖家支付货款,而应当选择有第三方平台作为履约保证的交易方式,否则付款后款项直接进入对方账户,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弄清“包修”和“保修”
 
  一些商家有意混淆“包修”和“保修”概念,欺骗消费者。“包修”还是“保修”,尽管它们只有一字之差,但法律效力却有本质上的区别。
  “包修”是个法定概念,是三包商品的免费维修有效期限。
  “三包”商品在“包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经营者应履行法定义务,应当提供免费维修服务,不得向消费者收取任何费用。
  而“保修”期则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是“三包”商品“包修”期以后的保修期限,经营者在该期限内提供维修服务通常要收取零部件成本费。
  锦州市消协提醒:消费者联系厂商售后维修途径有三种:一是查看包修凭证、使用说明书、产品外观上是否公布有生产厂家统一的维修服务中心电话;二是到销售该品牌的销售柜台,查询厂家维修服务中心电话;三是到生产厂家的官方网站上去,查询该品牌统一的专职维修服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