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汇聚巾帼力量 投身“四个辽阳”建设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17-04-10 10:02
辽阳市推进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侧记
 
  【现场】 巾帼志愿律师服务团,送法到妇女身边
 
  为了深入推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反家庭暴力法》,去年3月1日,辽阳市妇联召开了贯彻落实《反家庭暴力法》暨巾帼志愿律师服务团成立仪式。参加仪式的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巾帼志愿律师服务团成员、各县(市)区妇联负责人。
  市妇联主席王心宏在仪式上表示:各成员单位、各级妇联组织和维权律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各自的职责,真正发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职能作用;各级妇联组织要承担教育和预防职责,将反家庭暴力作为日常工作,多动脑、勤思考,设计多种载体,把单纯的说教变成和风细雨的渗透,使反家庭暴力的理念深入人心;要加大宣传,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做到宣传落实无漏点无空白,在全社会形成远离暴力,构建智慧、文明、美丽、幸福新辽阳的良好氛围。
  仪式上,与会领导向11名巾帼志愿律师颁发了聘书并进行座谈。受聘律师纷纷表示将积极配合妇联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定期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送法到妇女群众身边,提升妇女儿童法律素养,帮助她们采取合理方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辽阳市妇联还印制了3万余份反家庭暴力宣传单和挂图,面向广大群众和普通家庭进行发放。
  辽阳市各县区也积极行动,扩大反家暴宣传的覆盖面。
 
  事件:辽阳县开展百场公益讲座“法律到身边”大讲堂
 
  3月1日,“反家暴”宣传活动在辽阳县婚姻登记处、首山镇新华社区、首山镇人民街同时拉开序幕。县妇联、县司法局等工作人员和15名巾帼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开展百场公益讲座“法律到身边”大讲堂、“爱不止息”婚姻辅导大课堂,现场宣传、咨询等活动大力学习宣传反家暴法,呼吁公众关注反家庭暴力法,引导家庭成员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
 
  事件:灯塔市在乡镇开展丰富多彩的反家庭暴力宣传活动
 
  3月8日,灯塔市柳河子镇妇联在柳河子镇会议室举行反家庭暴力法讲座,由镇司法所所长蒲萍讲解,18名村妇代会主任参加此次讲座,发放宣传材料270份。同样,鸡冠山乡妇联深入各村进行反家庭暴力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
 
  事件:辽阳市恒大社区开展婚姻家庭法律讲座
 
  3月1日,新城街道恒大社区工作者精心安排了一堂生动的关于婚姻家庭法律讲座,提高妇女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勇敢地向家暴说“不”,共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活动现场,社工向居民们发放了反家暴法、妇女保健、妇女维权等宣传手册,详细讲解了相关内容,并通过具体案例向居民们传达了如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技巧。
  据记者了解,成立巾帼志愿律师服务团仅仅是辽阳市开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的一个方面,辽阳市充分汇聚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社会合力。去年,市妇联推动各县(市)区妇联及相关部门迅速落实攻坚措施,突破事关妇女儿童民生的重难点指标。与公安局合力推动反家庭暴力工作,全市基层派出所“110家暴报警站”实现全覆盖。成立辽阳市巾帼志愿律师服务团,11名女律师为反家庭暴力、促进社会平安和谐进行义务服务。
 
  【典型】 集社会广泛参与为源泉,创建平安家庭
 
  据记者了解,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上,辽阳市白塔区一直走在前列,该区集社会广泛参与为源泉,形成平安家庭建设合力。
  白塔区综治办主任刘丽告诉记者:“我们区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和财政资金扶持机制,设立3000万元培育发展资金,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服务家庭的动力和活力。目前,全区有100余个社会组织在物业保洁、居家养老、法律服务、便民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各个领域服务家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狠抓志愿者队伍建设,着力培育机关干部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三大志愿服务品牌。走入社区、学校、家庭,开展服务。
  记者在白塔区采访时发现,该区很多楼道里都挂着全家福的照片,有的楼道还有挂着家风、家训的展示板。刘丽说,我们积极发挥家庭阵地作用,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发动街道、社区妇女之家,开展好的家风和家训征集、我家故事分享会、读书进家庭、笑脸墙展示、最美家庭评选、社区邻里节等活动。
  近年来,该区已经有唐革军等四户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叶双民等四户家庭被授予省级最美家庭称号。“最美”的前提是“平安”,两者相互促进,同步共进。开展“双合格”活动,充分利用孔子学校、家长学校等阵地,开展含法律、禁毒、交通安全等教育活动,使家长和孩子们增强法律意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延伸平安家庭创建触角。
  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家庭教育大讲堂50场,受益家庭达3000多户。积极帮助妇女再就业,为家庭中下岗失业妇女举办了家政服务、营养配餐、足疗等就业培训,帮助她们转变“等、靠、要”的旧观念,尽快走上新的就业岗位。1200名妇女参加培训,就业率达到52%。创业妇女约600人,创业成功率约为60%,真正为就业困难妇女创造了有利的就业条件。
 
  【成效】 当“娘家人”,成为妇女儿童“靠山”
 
  “这次能够得到救助金,真是雪中送炭,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妇女的‘娘家人’。”这是来自基层患病妇女刘素清的肺腑之言。在得到妇联组织发放的“两癌”救助资金后,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去年,辽阳市妇联积极做好“两癌”基础信息录入工作,认真筛选对象,制定救助原则,共为20665名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并对患病妇女实施救助。做到救助及时,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让患病贫困母亲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念,真切感受到妇联组织对她们的关爱。  
  这只是全市妇联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辽阳市妇联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引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四个辽阳”建设的伟大实践。  
 
  提升文明素养 最美文明家庭建设形势空前  
 
  去年,市妇联将家庭“细胞工程”纳入文明辽阳重点工作项目,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定期调度、层层推动。宣传标语传单、漫画图说、公益广告、挂图挂历等在城乡公共场所和居民家庭中随处可见,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从社区和村拓展到机关和军营,各级妇联组织举办书画摄影展、家庭才艺展、文明家庭故事演讲等弘扬家教家风和家国情怀的大型活动百余场,家庭、家风意识如春雨润物般深入千家万户。  通过自荐、他荐和层层评选,全市县乡村三级共评选出最美文明家庭2260户。市妇联评选表彰了10大类200户市级最美文明家庭,并选树了“十大最美文明家庭”。全市4户家庭受全国妇联表彰,唐革军家庭还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成了全市的典型。
 
  适应新常态 妇女创业致富强力推进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创业”已经成为女性创业的新趋势。市妇联通过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电子商务培训、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母亲集市喊你回娘家”等活动,引导创业女性将产品和服务搬上互联网,并将网上创业纳入SYB创业培训,350名妇女在妇联组织的培训引导下,赶上了网上创业的新浪潮。  
  做实技能培训,妇女就业能力再提升。全年共举办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14期,培训内容由单一的母婴护理拓展到营养搭配等全科目,使566名妇女的人生有了新转机。西大窑镇马连村一名妇女掌握了家政服务技术后,月赚几千元,从上访“钉子户”变成了创业能手。  
  新风采家政成为妇女就业服务核心基地。作为省五星级家政服务基地,新风采家政辽阳分公司成功举办了120人参加的家政服务技能大赛。举办了6场女性专场招聘会,全年提供了938个就业岗位。     
 
  关注妇女儿童民生实事 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显著  
 
  妇女儿童民生实事成为政府温暖万家的民心工程。2016年,建成了5所省级留守妇女儿童之家;为200名贫困留守儿童找到了代理家长;建立了20个贫困单亲(留守)母亲示范互助组,带动215名贫困单亲母亲互助。建设标准化妇女维权示范站(110家暴报警站)20个;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0300.9万元,扶持1229名妇女创业;为20665名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并对患病妇女实施救助。参与精准扶贫服务小康建设大局。市妇联深入所包扶的辽阳县八会镇华严寺村,帮助华严寺村确定了“状元村”传统文化品牌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协调社会力量为村里修了2座便民桥、1.6公里柏油路、200平方米留守妇女儿童之家。
  截至2016年底,村里民俗馆、状元松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完成,基本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