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赵某不接电话不露面,拒绝履行义务,她施展‘隐身术’,执行工作几度陷入困境。”近日,昌图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买卖合同案件,执行法官曹明瑞竭尽全力“寻人”,攻破了“找人难”问题,终将案件顺利执结。
销售假货 不愿退款赔偿
2019年12月,王丽(化名)在昌图某橱柜经销部处购买价值25000元的品牌家具。使用不到两个月,家具出现了严重质量问题,经过鉴定发现购置的家具系假冒伪劣产品。王丽多次与经销商负责人赵某沟通要求退货退款,但赵某表示其经销部只负责协调修理,没有退款义务。于是王丽将该经销部诉至昌图县法院。昌图县法院经审理后判决橱柜经销部返还货款25000元,并按照购货款3倍即75000元赔偿原告。
避而不见 见了拒绝执行
去年6月30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赵某签收了执行通知书后,承办法官曹明瑞发现赵某突然“隐身”了。她既不接听电话,也不在经销部出现,更不按照执行通知要求向法院报告财产,宛如“隐身消失”了一样。
赵某避而不见,曹明瑞却锲而不舍,每隔几日便拨打一次电话。终于,在执行立案两个月后的一个周日,赵某接听了电话,但她却认为:“王丽就是讹人!家具明明修理一下不影响使用,为什么要赔钱?我现在商店关门了,不干了,要钱没有!”
曹明瑞耐心地向其解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责任。但赵某突然挂断了电话,并将曹明瑞的电话号码拉黑。
今年1月初,经多方打听,知晓了赵某的具体住处,曹明瑞和执行干警们以及王丽共同来到了赵某住处,刚敲开赵某家门,就看见赵某情绪异常激动。“我心脏病犯了,不适合说话!”“你作为办案人员怎么能和王丽一起找人,我要举报你!”
曹明瑞一边安抚赵某情绪,一边向其申明,若一再抵抗执行,法院将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同时又表达了希望双方当事人进行和平协商的想法。然而,赵某依然不听劝导。
另辟蹊径 案件得以终结
3月下旬,曹明瑞向执行局局长王驰汇报了本案执行情况,建议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可赵某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使案件执行陷入僵局。曹明瑞选择从被执行人周围的社会关系入手,了解到被执行人有一个在昌图工作的女儿。
3月29日上午,曹明瑞找到了赵某的女儿,向她讲解了销售伪劣商品的责任后果以及被纳入失信人名单的法律后果等情况。
赵某的女儿十分不赞同其母亲的做法,但也表示,因经营不善,赵某的橱柜销售部已经关了门,经济并不宽裕,希望能减少赔付款。经过曹明瑞沟通,王丽同意赵某给付43500元后,免除剩余的56500元。当日下午,在曹明瑞的见证下,王丽收到赵某的女儿筹集到的执行款,案件得以执行完毕。
昌图县法院副院长郑海宏表示,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隐身”是常见的事,执行难的“难”字也集中在找人难、找财产难这两个重要方面。为了保障胜诉人的权益,昌图县法院执行局将穷尽一切措施寻人找物做工作,力求将每一起案件都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