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柔弱”的铁娘子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孟锦阳 | 发布时间: 2017-03-22 09:51
  人物档案:顾书宇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助理审判员

 
  白嫩的皮肤、高鼻梁、樱桃小口,初见顾书宇,“80后”的她给记者的印象似江南女子一般柔美动人。一到办公室,坐在厚厚的案卷后,这个看似柔弱的小女子雷厉风行的作风却让人刮目相看。
  在审判一线工作的十年间,顾书宇始终坚持秉公执法,审理的案件数量多、质量高,无瑕疵案件,无缠诉缠访案件。仅2016年结案111件,无一件被上级法院发改,其中不乏银行卡盗刷、第三人撤销之诉等新类型和疑难复杂金融案件,诠释了人民法官“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内涵。
  多年来,顾书宇先后被评为鞍山市法院系统优秀法官、优秀公务员、调解办案能手,2014年获得“全省优秀法官”称号,2016年被提名“全国优秀办案标兵”。
 
  为商事案件的案结事了
  尽心竭力
 
  顾书宇所在的民三庭,作为商事类案件的审理部门,有其自身的特点。案件当事人往往利益矛盾激烈,且标的额巨大,均涉及各方根本利益。在审理这类案件时,维护市场经济,同时加快案件办理进度,让有效的资金尽可能快速地回流到市场中去就成了民商事法官办案的要义。
  顾书宇在处理一起确认合同效力纠纷的案件中,因案件结果关系到该辖区内一处政府投资的重要商业网点的交易运营,从而影响整个周边地区经济,故案件处理必须慎重、高效。
  但该案事实复杂,涉及当地房产登记部门、拆迁管理部门和区级政府等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并需各方配合查证和咨询。当事人多次往返于这些部门之间,查证效果均不理想。
  顾书宇和书记员带着工作证、介绍信和查询单,一家一家跑这些行政部门,最大程度地提高查证效率,并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在查证的过程中,因为与各部门协商得力,沟通顺畅,最终竟然以调解方式解决了标的800万元的合同效力纠纷。
  当事人拿到调解书后,感叹不已。本以为判决加执行,一年都结束不了的案子,竟然各方欣然调解并主动履行了义务,案结事了,法院为地方经济的高效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013年以来,顾书宇一直保持较高的案件调解、撤诉率,共调解案件百余件,标的额近3亿元。
 
  为农民的土地利益 
  走田间地头
 
  民三庭除了经济合同类型案件,还要审理土地承包纠纷案件。而该类案件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土地根本利益,农民在诉讼中往往不聘请律师,对法律规定不熟悉,庭审中又不能很好地配合法官庭审,查明事实,故该类型案件就需要法官耐心细致并亲力亲为到当地取样查证。
  顾书宇在处理一件乡里乡亲间置换房前土地的纠纷案件时,因涉案地块上出现坟地,各方欲终止互换土地的协议,并要求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
  因当事人各方均无法说明坟墓的来历,无法确认该违约行为是由哪一方引起的,顾书宇就利用周末时间,带着书记员清晨5点从家里出发,在赶到岫岩满族自治县火石岭村时,已经是8点多了。挨家挨户找村里留守的村民了解情况,最终经过村民配合,查出当时迁坟的真实情况,该案件的各方当事人看到法官如此认真地查案,追根溯源,都表示愿意配合做调解笔录。
  当天各方都达成了谅解,以一方当事人撤诉的方式了结了此案。
 
  尾声:
 
  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在《法律帝国》一书中提到:“在法律铸造的帝国里,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因为这句经典之辞,顾书宇在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院工作,转眼十多年的时光流逝,最初对“法官”这个称号的职业尊荣和热爱已越来越多地浸润到一件件案件里,真真切切地蕴藏在每天工作的环节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