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监狱物流港”被中国监狱协会评为最高奖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石健 通讯员 刘小琳 | 发布时间: 2017-03-22 09:45
省监狱管理局警务训练基地科研项目获殊荣
 
  不久前,中国监狱协会组成专家评审组,对全国监狱系统2016年度“监狱理论研究科研项目”进行了评审。辽宁省监狱管理局警务训练基地的科研项目“‘监狱物流港’建设实践与创新研究”获得本期评审最高分和最高奖——优秀奖(评审不设一、二、三等次)。这是警训基地自2010年成立以来首次获得的殊荣,也为辽宁监狱系统争了光。
  这一科研项目是为落实司法部关于“加强监所物流区建设”的指示而确立的。项目攻关组针对我国监狱物流管理存在的诸多严重安全隐患和已经发生的重大及多发性监管事故的惨痛教训,在对我国监狱物流管理基本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总结瓦房店监狱“物流管控系统”运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监狱物流港”管控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及论证。项目于2015年10月14日被中国监狱协会批准立项,经半年多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论证,于2016年6月30日完成成果并申请结项。
  “监狱物流港”的研究成果,借鉴现代港口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以“物流港”作为物流的中心节点,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由六大部分和三大体系构成。其六大部分是:接待及信息采集站、装卸承接平台、安检及信息管控中心、配送及发货站、监区物流专管区和随身物品安检快递站;三大体系是:信息及智能控制技术体系、规章制度及责任体系和专用设备工具体系。该研究成果是对我国监狱物流管理传统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特点和功能显著,一是以现代港口物流管理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是多功能、无缝链接一体化的综合物流管理与服务模式,实现了监狱物流管理的科学化;二是以“互联网+”和现代安全管控技术为支撑,实现了监狱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三是以紧密链接的工作流程和防范严密的防控措施,实现了外来车辆、人员与监管区和服刑人员的彻底隔离,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捎买带”问题,真正实现了进出监狱大门“零携带”,彻底消除了监区“物满为患”而可能发生的各种监管事故,从根本上消除了监狱物流管理存在的严重监管安全隐患。
  研究成果还从人员配备、设施设备配备、操作流程、信息处理、制度规范、基础建设标准以及培训课程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在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警务训练基地对该项目研究非常重视,专门组成了由警务训练基地主任常国跃任组长,由政委白世明、副主任刘淼增和调研部主任杨福余及副调研员刘反修为成员的攻关组,并特聘我国监狱管理的资深专家王泰为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