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百姓家门口——葫芦岛连山法院沙河营人民法庭惠民服务获点赞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田竞开 驻葫芦岛记者 郑子超 | 发布时间: 2023-03-16 10:10

沙河营法庭外景

  沙河营法庭外景。

法官开展线上调解。

  法官开展线上调解。

法官深入当事人家中开展调解工作。

  法官深入当事人家中开展调解工作。


  法庭简介

  沙河营人民法庭成立于2004年,是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近年来,沙河营人民法庭着眼办案专业高效、普法全面惠民,走出了一条“纠纷化解高效率”“乡村振兴有活力”“司法服务零距离”的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道路。2023年,沙河营人民法庭被评为我省第一批新时代“五化”人民法庭。


  “琳姐快看,咱们种的南果梨结果了!”路过石灰窑村精准扶贫果园的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沙河营人民法庭负责人刘祎欣喜地对书记员李琳说。

  精准扶贫果园是2019年连山区法院对口帮扶中助推建成的,35亩果园精准帮助34家贫困户脱贫致富。当年,沙河营法庭的干警们和村民们一起栽种了这些南果梨树,它们是法院与群众真挚情感的生动链接。

  党建引领审判质效提升

  全省人民法庭“五化”标准及示范法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连山区法院持续深化“抓党建、带队伍、促审判”工作思路,成立派出法庭“五化”标准建设领导小组,重新设计规划人民法庭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智慧诉服审判等内容,用实际行动当好“示范者”、用好“指挥棒”、画好“路线图”。

  沙河营法庭作为全院申报的全省示范法庭创建单位,以党建引领为出发点,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人民法庭建设。通过“党日活动扩大会”、“理论业务学习座谈会”、创建“党建+审判”工作模式等方式,让审判执行业务成为党建工作的主阵地,有效实现党建工作和审判业务同步加强、协调推进、融合发展、共同提升。

  2022年,法庭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生效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生效案件再审率、申请再审率均为零。上半年,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8%,高于全省法院平均值。

  科技赋能带来司法便民

  在沙河营法庭,线上开庭、在线调解已成常态。去年6月,两个农民工起诉包工头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因包工头身处疫情高风险地区无法到场开庭,法官便积极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指导双方当事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调解,最终使得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得到双方当事人一致称赞。两位原告满意地说:“感谢法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我们解决了讨薪难题。”

  省高级人民法院推动实施强基工程以来,连山区法院从实际出发,比照示范法庭和“五化”标准,对沙河营法庭重新规划,设置了审判用房、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工作用房、附属用房和生活用房四类功能用房,布局集中、规划合理;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高拍仪等通用审判装备,实现网上立案、线上调解、在线开庭,全方位为百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让他们充分感受新时代智慧司法。

  案卷成摞堆积,曾是沙河营法庭法官办公室内的一道独特“风景”。而今,这些纸质卷宗都被“瘦身”成了随案生成的电子卷宗,法官们再也不用在卷“山”里找卷了,办案效率大大提高。

  法庭启用了文书电子签章,以信息化技术代替传统盖章模式,办案法官在网上即可完成印章加盖,既提高了审判质效,更方便了基层群众诉讼。

  倾情解纷赢得群众满意

  沙河营法庭坚持将“枫桥经验”融入法庭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桥头堡”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百姓“家门口”。

  法庭在受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中,考虑到原告年迈多病,法官几次前往其家中,多次与其子女见面或电话沟通了解当事人情况。经过多番劝导,原告子女终于达成一致赡养意见,原告申请撤诉,并被小儿子接回家中照料。“多亏了法官从中耐心劝解,帮我争取,我才能安享晚年。”当事人李某激动地说道。

  沙河营法庭还专门制作了印有法庭办公电话及法官个人电话的《便民联系手册》、《民法典》知识亮点手册,通过摆摊设点进集市、走街串巷入百家等方式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百姓“零距离”感受司法温度,做到联络普法两不误。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法庭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乡村振兴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和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刘祎说。